近日,记者从市委人才办获悉,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人才“港湾计划”的若干意见》精神,根据《泉州市专家举荐人才制度实施方案》有关规定,在各县(市、区)、市直有关单位推荐的基础上,经征得专家本人同意,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确定欧阳钟灿等15名专家为泉州市首批高层次人才举荐专家。凡经专家举荐且愿意在泉州发展的人才,可依据《泉州市高层次人才认定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评审规定(试行)》,直接认定为我市高层次人才,享受资金补助、住房保障等近20项工作生活待遇。(记者吴宗宝)
泉州市首批高层次人才举荐专家名单
欧阳钟灿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院长
吴新涛 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省科协主席
郭光灿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方向性项目首席专家
姚建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泉州师范学院荣誉院长
张全兴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付贤智 中国工程院院士、福州大学校长
俞建勇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副校长、纺织材料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德群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院长
黄 如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教授
陈志坚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终身教授
杨恩辉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终身教授
郭常捷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全球产业联盟大中国区总监
陈毅松 中国旅美金融协会会长
苏东水 复旦大学经济学首席教授
刘 刚 瑞士华人协会主席、瑞中经济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主席
让举贤荐才蔚然成风
近日,泉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从各地各单位推荐的156名各个领域、行业专家学者中,确定首批15名高层次人才举荐专家,并将陆续公布新一批的举荐专家。这些举荐专家由院士、“双一流”大学知名专家等海内外杰出人才组成,涵盖半导体、电子信息、新材料、环保、医学、金融等行业领域,将向我市推荐重点产业和社会事业紧缺急需人才,并参与我市重大发展战略、重要政策措施的决策咨询,开展高端学术交流。
当前,泉州正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突出转型攻坚、聚力跨越,加快构建“1234”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持旺盛的“走前列”势头,勇当建设“新福建”领头羊,奋力开创“创新、智造、海丝、美丽、幸福”的现代化泉州建设新局面。转型攻坚、聚力跨越,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人才、更加渴求人才,也更能成就人才。但人才的汇聚,具有很强的环境选择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人才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让各类人才望旆来归绝非朝夕之功,必须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
激活人才发展的“一池春水”,要有爱才的诚意,更要有识才的慧眼。今年2月,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人才“港湾计划”的若干意见》提出,发挥专家信誉和专业权威,组建由海内外各行业杰出人才组成的举荐专家库,建立人才举荐制度。配套出台《泉州市专家举荐人才制度实施方案》,计划用3—5年,举荐100—200名泉州重点产业和社会事业紧缺急需的人才。通过借智借力专家,泉州开启了精准发现人才、精准识别人才的又一只“慧眼”。
古有伯乐相马,今有贤达举才。在人才发展制度改革的路上,泉州以专家相才荐才的方式,迈出了体制机制创新的又一矫健步伐。当然,打通专家相才荐才的全链条,不是简单的一句口号,更不是“造盆景”,而是引才体系建设掷地有声的改革“亮剑”。无论是专家的对接联系,还是人才需求信息的征集发布,抑或举荐人才的接收落地、政策待遇的高效兑现,势必倒逼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无缝对接,在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上突破桎梏、革故鼎新、提速升级。全社会更要营造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社会环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工作环境,待遇适当、无后顾之忧的生活环境,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推动各方面人才尽展其才、各得其所。
“黄金累千,不如一贤。”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刘备三顾茅庐得诸葛亮,古往今来,从来都是“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转型攻坚的泉州,求贤若渴;聚力跨越的刺桐城,海纳百川。随着人才“港湾计划”纵深落地,只要我们始终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真正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过得好”,就一定能开创泉州人才发展的崭新局面,奏响人才引领产业升级、人才引领现代化泉州建设的华美乐章。 (吴宗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