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近闻名的南安石井中宪第古厝迄今已有280多年的历史,整体结构保存较为完整。2013年,中宪第获批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曾报道,由于年代久远,中宪第古厝木质部分遭白蚁侵蚀严重,出现屋顶坍塌、墙体脱落等情形,存有不少隐患。近日,记者了解到,来自泉州的古建筑修缮工程队伍已进驻,将对中宪第展开修复工作,工程计划用时480天。
租户均已搬走 垃圾清理干净
11月30日上午10点, 记者来到南安市石井镇延平东路,红砖白石的中宪第古厝建筑群安静地坐落其间,大门口堆积着一些从屋顶、墙体拆卸下来的旧木料。
在大门一侧,从中宪第各个房间清理出来的衣物、废纸、塑料等各种垃圾也堆在一起。“已运走好几堆了。”石井镇石井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郑新新说,这阵子,中宪第内的所有房间都会进行相应的清理。
工人在拆除已经腐蚀的木料
记者在此前的多次走访中发现,由于古厝内没有卫生间、洗浴间和厨房,一些租房者将天井、走廊的空间用档板隔开,设置成卫生间和厨房,有的则在廊道间直接摆上灶台,久而久之,原本红色的砖墙早已被熏得油光发黑。
2年多来,中宪第的租户被陆续劝离,同时中宪第各房间的拥有者也不再将房间出租。
后落率先维修 旧料尽量利用
中宪第修复是个巨大的工程。根据维修方案,先开始修复的是后落。记者采访的那天上午11点,来自泉州市刺桐古建筑有限公司的五六名工人,正在拆卸屋顶上的瓦片和木料。他们小心翼翼地将较完好的放进箩筐,再放到下方由其他工人接住,有序堆在地面上。
其余的工人将一些被白蚁掏空的木料,像角板、横挑等拆下来。在演武厅的旁边,几名上年纪的木工正根据拆下来的木料,按照原来的尺寸进行加工制作。“为了防止杉木两头开裂,还特地绑上牛皮。”一名老木工说,已用掉了不少牛皮。
记者注意到,后落的个别柱子已换上新的。几名郑氏后人说,希望能尽量按照原样修复,不要大改动。“你看,这些瓦片和瓦当上面的图案多漂亮,有双龙戏珠、凤凰翔天……这个韵味不能失去。”
尽量保存原貌 用材防虫防腐
泉州市刺桐古建筑有限公司的施工现场负责人叶明林介绍,他们已进驻10多天了。根据修复方案,屋顶部分的大脊和一些完好的椽、柱等旧木料,尽量保留,能利用起来的也会锯短;内墙方面脱落、开裂的进行仿古修复;损毁的木窗也是修旧如旧;屋内、天井、过道等处的地板也将尽量保留原有的石头特色。
记者了解到,根据维修方案,修缮工程应严格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尽可能真实完整地保存中宪第的历史原貌和建筑特色,在维修过程中以现有传统做法为主要修复手法。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修缮要求新旧材料均应进行防虫和防腐处理。
在确保维修范围内一切文物安全的基础上,施工队伍将按要求修缮中宪第的主厝、后落、万化堂、书轩等。届时,主厝两侧房间地面破损部分将得以更换,并按原形制地砖,重新铺上红斗底砖;破损墙面将被封堵上,大厅、中厅前廊后期改建的墙体也将全部拆除;全部屋顶瓦面重新揭瓦,并补配缺失残损的瓦件。
后落、西护厝、西重护厝、万化堂、书轩等,均将对其地面、墙体、大木构架、屋顶瓦片等进行相应的修缮。而演武厅已全部倒塌的西护厝,暂不恢复,但遗址将被保护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