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几年前相比,路口的交通状况正在一天天改善,理解和支持交警工作的百姓也越来越多。原来需要拉根绳子拦阻行人才能管住的“中国式过马路”,现在已经很难再看到了。 ——贾卫建
路口值守人:交警贾卫建,46岁
6年前从武警部队转业成为交警后,贾卫建就到正福寺路口执勤,不仅把附近各时段的交通特点摸了个门儿清,还“发明”了不少创造性工作方法,比如用动画视频给违章司机讲解如何礼让斑马线,前段时间走红网络的“5岁女孩向让行司机鞠躬道谢”的视频也成为他的“教学素材”。贾卫建觉得,在交警工作中处罚不是目的,所有努力最终还是为了确保路口的安全畅通。
每天提前20分钟到岗
12月的北京街头,傍晚的气温接近0℃。交警贾卫建依旧比规定17时的上岗时间提前近20分钟到岗,在向协管员和文明引导员询问下午情况后,他又给大家布置了新的工作安排。“今天是周五,晚高峰车多人多,大家都着急回家,我们一定要留心行人、自行车闯红灯的问题。”贾卫建说,现在天色渐晚,但路灯还没完全亮起,司机很可能会存在视线盲区,这时候执勤须格外谨慎。
得空时,贾卫建还会站在路口仔细观察,经过对周边道路交通情况的分析总结,他慢慢摸透了这里的交通特点。“比如周五晚高峰,我就必须要考虑到西向东方向的车辆,一个是临近周末出城的车流量会增加,另一个是正值四季青桥附近学校放学时间,西向东的车流量也会增大。”
交通手势是“看家本领”
17时30分许,一辆快递电动三轮车趁贾卫建不备逆行穿过马路,他见状赶忙抢步上前,左臂由前向上直伸与身体成135°角,掌心向前与身体平行,示意对方立即停车。“小伙子你抄近路逆向行驶就势必与正常通过的车辆、行人形成冲突,很容易发生危险。”贾卫建先是指了指一旁的斑马线,而后对这位快递员教育说:“希望你下次可以注意交通安全,守序通行。”
在贾卫建看来,交通手势不仅是交警的“门面”,更是他们确保路口安全畅通的“看家本领”。贾卫建站在路中间指挥,整个人就好比一根绷紧的弦,全神贯注地看着各方向的往来车辆。“我们做出的每个交通手势都要能让驾驶员看清楚、看明白。”他说,除了动作务必标准以外,指挥时的另一个关键就是力度。
贾卫建的手机存着文明礼让斑马线的动画,供司机学习。
“老贾的动作特别标准,我们看着都很带劲,赶上他执勤,过往司机们都不敢懈怠,规矩了许多。”在和贾卫建搭档多年的文明引导员德继明眼中,贾卫建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执勤时一丝不苟的态度和刚劲有力的交通手势。“夏天他也这么指挥,没几分钟前心后背全湿透了,像水洗过一样,普通人肯定受不了。”
向文明引导员传授经验技巧
“每次执勤前,民警肯定会提前到岗,跟协管员和文明引导员进行沟通,对当天的一些交通流量进行分析,然后安排每个人关注的重点内容。”贾卫建认为,只有把交通警察、交通协管员、文明引导员这三股力量拧成一根绳,让大家都尽可能地发挥最大的能量,才能确保路口安全畅通。
文明引导员李生说,贾卫建不光是对指挥手势、旗语等动作进行规范,还时常向他们讲解具体的交通法规,甚至还包括如何与违章行人沟通。
李生坦言,老贾既是搭档,还算是半个老师,跟着他确实学到不少东西。“再遇到不听劝的人,咱就把交通法规给他摆出来,让他意识到严重性,是可以进行处罚的。不光是心里有底气了,管理起来也有效许多。”
■ 对话
“处罚不是交警工作的目的”
新京报:在机动车驾驶员不能自觉礼让斑马线时,你怎么处理?
贾卫建:通过媒体的大力宣传,文明礼让斑马线日渐普及,但仍有一些驾驶员并不十分清楚礼让斑马线的具体内容。按照交通法规的要求,当行人已通过绿色隔离带或中间位置时,机动车必须对正在通过斑马线的行人进行避让。
在我们日常工作中,还是会遇到一些司机在看到行人通过斑马线时只是减速,而不会做到停车等待。用常规说教方式,司机很可能不理解、不能正确认识到错误。为此,我们中队创新了工作方式,每位交警的手机中,都会存一些交通法规的教学动画短片,利用更清晰明了的方式为司机讲解应如何正确礼让斑马线。还有,像前一段时间走红网络的“小女孩向让行司机鞠躬道谢”、“老人脱帽致谢让行司机”的视频,我也保存在了手机中,希望能用这些很有正能量的视频让一些稍显固执的司机受到触动。
我觉得,处罚不是交警工作的目的,所有努力最终还是为了确保路口安全畅通。
新京报:你觉得路口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贾卫建:原来需要拉根绳子拦阻行人才能管住的“中国式过马路”,现在也很难再看到了。
司机的交通礼让意识真的是有明显增强,像刚刚我给出转弯手势让一辆左转的机动车通行,但它却在原地等候,后来我才看到,斑马线上有行人还在通行,等这辆车通过时,我朝司机竖起大拇指,给他点了一个大大的赞。我觉得这就是很好的互动,司机主动让行还获得了交警的认可,心里的感觉一定是暖和和的,也一定能把“文明礼让斑马线”的行为坚持下来。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