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这堆石头里 竟然藏着震撼世界的秘密!
当你乘坐着飞机在天际翱翔的时候,你有没有好奇过,曾经的天空属于谁?
资料图。孙睿 摄
1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新疆哈密市人民政府在哈密市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刚好能回答这个问题。
带你揭秘一个神奇的恐龙时代
经过十余年野外科考工作,科考队在哈密戈壁下白垩统地层中发现并抢救性采集了一件超过200枚翼龙蛋、胚胎和骨骼化石三位一体保存的重要标本,其中16枚翼龙蛋含有三维立体的胚胎化石,这是全世界首次发现3D翼龙胚胎。
穿越一亿多年,一块镶嵌着200多枚翼龙蛋、3.28平方米大的砂岩展现在世人面前。(汪筱林 提供)
而翼龙,就是曾经天空的主人。
在恐龙统制地球的中生代,有一类动物却始终占据着天空,自由地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他们大如飞机,小如麻雀,成群结队地在空中翩翩起舞,俯瞰着大地上的万物生灵。
翼龙是恐龙的近亲,一类非常奇特的最不像爬行动物的爬行动物,比鸟类早七千万年飞向天空的空中霸主。
翼龙起源于约2.2亿年前的晚三叠世,绝灭于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当恐龙占据着陆地时,翼龙却控制着天空。
翼龙复原图。赵闯 绘
十余年间,汪筱林带领着科考队在新疆哈密考察,考察面积达2000多平方公里,在戈壁中发现这一重要标本。
汪筱林 提供
标本发现时,已经暴露的翼龙蛋化石就有215枚,包括下伏没有完全暴露的翼龙蛋,推测可达300枚,同时还有十余个头骨和下颌,以及数量众多的骨骼。
汪筱林 提供
翼龙蛋约6厘米左右,与现生一些爬行动物的“软壳蛋”相似。大量翼龙蛋、胚胎和头骨等骨骼化石的发现,显示哈密翼龙具有群居的生活习性,而且这里很可能是它繁殖产蛋地点之一。
这震撼人心的考古发现,其实起源于12年前。
2005年,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在野外发现几小块非常破碎的骨骼,初步认为可能属于翼龙化石,后经汪筱林鉴定为翼龙,从此揭开了哈密翼龙重大发现和研究的序幕。
耿丹丹 摄
2014年,汪筱林团队曾在哈密发现了三维立体保存的大量雌、雄哈密翼龙个体及它们的5枚蛋化石。这一发现被认为是“翼龙研究200年来最令人激动的发现之一”。汪筱林团队还为这一新的翼龙命名为:天山哈密翼龙(Hamipterus tianshanensis)。
翼龙复原图。赵闯 绘
如此完整的化石,如何形成?
如此丰富的翼龙蛋与骨骼化石的特异埋藏,在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绝无仅有的,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科学家通过沉积学和埋藏学观察,发现哈密翼龙蛋和骨骼化石主要产自于砂岩中。骨骼化石虽然分散保存,但每一块骨骼几乎都是完整的。
耿丹丹 摄
因此,科学家们认为这些数量巨大的翼龙和翼龙蛋化石很可能经历了多次湖泊风暴事件。
这种高能的风暴经过翼龙的巢穴,将翼龙蛋及生活着的不同大小、不同性别的翼龙带入湖中岸边。
经过短时间漂浮聚集后,与被撕裂分散的翼龙遗体一起被快速埋藏。
耿丹丹 摄
在哈密翼龙蛋发现之前,世界上仅有4枚二维压扁的翼龙蛋,其中3枚来自中国辽西,一枚来自阿根廷。
哈密翼龙的5枚蛋化石都呈三维立体保存。通过肉眼和显微镜观察,翼龙蛋与现生的一类爬行动物锦蛇的蛋壳结构十分相似。
通过对已经发现的哈密翼龙胚胎研究,科学家还认为,哈密翼龙后肢发育速度较前肢快,孵化之后的婴儿具有地面行动能力,但还不能飞行,因为牙齿萌发较晚,很可能也不能主动捕食,需要父母进行喂食或者照料。
耿丹丹 摄
对神奇翼龙的探索,永无止境…
其实,早在1847年,德国发现第一件翼龙化石时,甚至不能确定它属于哪一类动物。而到今天,世界上已经发现命名了超过120种的翼龙化石。
近年来,古生物学家在中国中生代陆相地层中也陆续发现了大量翼龙化石,地质时代从中侏罗世至晚白垩世。
最早发现翼龙化石是著名的古生物学家杨钟健研究的,产自中国新疆准噶尔盆地吐谷鲁群的魏氏准噶尔翼龙和复齿湖翼龙。
准噶尔翼龙为大型翼龙,两翼展开可达4米。其后陆续在甘肃、四川、浙江发现翼龙的踪影。
2017年“5.18世界博物馆日”起,由百余件天山哈密翼龙骨骼及其十余件头骨为主组成的化石聚集体——翼之巢将在哈密博物馆广场永久展出。
这一化石标本长约6米宽约4米,厚0.8-1米不等,总重量达到了惊人的16吨,不但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也是最重的翼龙化石标本。
翼之巢。哈密宣传部提供
翼之巢发现于2016年10月,是由汪筱林带领的哈密科考队在野外考察时发现的。
当时,翼之巢斜靠在戈壁雅丹下,显然是由于强烈的风化作用而从较高的层位坍塌下来的,幸运的是,它并没有在坍塌过程中破碎而受到太大的伤害。
“下一步,团队将对这个区域进行更深入的野外工作,并对恐龙化石进行重点考察和研究,对地质环境背景,包括古气候等进行解读。”汪筱林说道。
未来,对于神奇的翼龙世界的探究永不会止步。(耿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