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透露,截至11月20日,2017年全国电影总票房突破500亿元大关,创下新纪录。其中,国产影片票房262亿元。在票房过亿元的78部影片中,国产片有39部。从2003年电影产业化改革启动时的全国总票房10亿元,到只用324天即突破年票房500亿元,中国电影只用了短短十几年,这是世界电影史上都未曾有过的速度。
据人民日报11月21日报道,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电影产业的迅速发展得益于改革释放出的巨大活力,在十几年改革的积累下,中国电影已经跃上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台阶,正在改写着以好莱坞为单极话语权的世界电影格局。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不再以银幕数增加为单一动力,好口碑推动高票房
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始终以年均30%左右的增长率保持高速增长。2012年,全国电影票房170.73亿元,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电影市场;2013年,突破200亿元;2014年,逼近300亿元;2015年,达到440亿元……正当人们期待着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突破500亿元的时候,当年票房却仅较上年增长了3.73%,以457亿元收尾。一时间,有人说中国电影市场已经触到了“天花板”,也有人认为中国电影市场高速发展的神话已经结束,进入了漫长的低速发展期。然而,今年以来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态势,对这些言论给予了有力的回击。
2017年3月1日,全国电影票房突破100亿元;5月6日,突破200亿元;7月21日,突破300亿元;9月5日,突破400亿元……全年最重要的3个档期,春节档、暑期档、国庆档均在今年刷新了票房纪录。
票房不是衡量产业发展健康与否的唯一目标。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最显著的变化表现在,观众口碑对电影票房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中国电影市场规模的扩大已经不再以影院建设、银幕数增加为单一动力,观众对电影艺术水准和工业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影好不好看、口碑好不好对观影决策越来越重要。”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说。
由中国电影资料馆联合艺恩咨询开展的“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显示,2017年已结束的各个档期中,观众满意度均保持在80分以上,其中春节档满意度80.9分,春季档满意度81.9分,五一档满意度82分,暑期档满意度85.7分,国庆档满意度83.5分。
青年人才的成长是一个国家的电影行业保持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因素。2017年截至目前,全国电影票房前三名中,《战狼Ⅱ》和《羞羞的铁拳》都是青年导演的作品。(其中,《战狼2》总票房56.79亿元,占总票房比11%)
战狼2剧照(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年来,加强对青年电影人才的培养力度,越来越成为电影行业的共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从2013年到2017年每年举办“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还每年组织优秀青年导演赴美国好莱坞学习调研。与此同时,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的“青葱计划”、贾樟柯导演主导的“添翼计划”等,也都从创作理念、资金、资源等多方面为青年人才提供支持。“青年电影人才对新理念、新科技的接受能力非常强,正在创造属于当下中国的新的电影语言和电影表达,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电影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尹鸿说。
国产片票房占比过半,艺术性影片也有市场
2017年中国电影市场的另一个重要看点在于,《冈仁波齐》《二十二》等艺术性较强的影片在市场上获得了立足之地。
“截至11月20日,我国已经拥有影院9400家,银幕49721块,是全世界拥有银幕数最多的国家。如果说过去我们要解决的是观众看不到电影的问题,今天要做的就是怎么让观众看到更好的、自己想看的电影。”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贾磊磊说。这也对中国电影市场的下一步发展提出了挑战——影院多了,观众的要求高了,分众化的需求日益形成,市场如何才能在精耕细作中满足人们不同的观影需求?
当然,500亿元票房背后,也可以看到中国电影行业十几年高歌猛进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也日益显现。2017年迄今为止的500亿元票房中,国产票房为262亿元,占比52.4%。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电影持续多年始终占据着本土电影市场的主体地位。然而,也正是在这262亿元国产片票房中,票房排名前两名的国产片《战狼Ⅱ》《羞羞的铁拳》就占到国产片总票房的30%,影片质量的良莠不齐由此可见一斑。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电影在下一阶段的转型升级中,必须进一步提高创作质量、优化产品结构,以更加多元化的创作、更加专业的服务,更好满足观众日益多样化的观影需求。
(人民日报记者 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