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九间”洋楼见证赤子心》追踪
“九十九间”老去 谁来保护
洋楼内部多处设施缺失破损
核心提示
3日,报道了位于鲤城区常泰街道五星社区斗南的“九十九间”洋楼,这栋独具特色的建筑背后蕴含着陈氏几代人为善积德、爱国爱乡的赤子情怀。
报道引发一些市民尤其是文史爱好者的关注。了解“九十九间”典故的市民王先生说,这座有故事有研究价值的建筑,随着时间的推移,年久失修,呈现老迈破败的迹象,希望各方尽快将其保护起来。
□记者 廖培煌 文/图
陈氏祖厝部分建筑坍塌
走访
矗立民居中 “九十九间”很抢眼
五星社区毗邻南环路,“九十九间”所在的地方厂房和民宅林立。站在附近的高楼远眺,在众多的建筑中,“九十九间”4幢并排的洋楼,十分显眼。可以想象,“九十九间”在它们建设之时的上世纪30年代,是何等的气派。
4幢洋楼门前的道路,铺设了板砖,易于行走。前面的空地,长着许多杂草。居住在“九十九间”附近的陈氏后人陈荣芳老先生,取来钥匙,打开大门,带领记者踏进“九十九间”洋楼里。
今年71岁的陈荣芳,是洋楼主持建设者陈正宗的孙子。据其介绍,虽然4幢洋楼有99间房,但因为陈氏后人人丁兴旺,这些洋楼连同周边的祖厝房间,分到每户手上并不多,有的甚至只有分到一两间。但即便这样,“九十九间”作为附近地标般的建筑,蕴含着陈氏先人的成就,让陈氏后人一直引以为豪。
洋楼显颓象 杂物堆积墙体剥落
如果说4座洋楼中西合璧,外部主要是西方风格的话,那么,内部的构造更多的是中式传统风格。
相比外部基本完工的状态,内部的房间则因一些原因,绝大多数没有完成。一两人才能合抱的木头堆在大厅里,没有装门窗的房间,泥土和钢筋的锈屑从砖头缝隙里溜漏出来,在墙壁留下一条条痕迹。不少房间还余下一些木头、绳索等杂物,这些大多数是建造之时就留下来的。
榕树甚至在其中一幢洋楼二楼墙体内扎下根,根须延伸到一楼和周边相邻的房间。房间的墙体和木质屋顶被榕树的根茎顶开,墙体泥土剥落,屋顶的木板也摇摇欲坠。
祖厝受侵蚀 几次修补难挡风雨
与4座洋楼相毗邻的,是陈氏宗族几座祖厝。据了解,陈氏祖厝始建于清代,迄今100多年历史,历经三次修建。
祖厝也敌不过岁月的侵蚀。在一座祖厝的东南角落,几间房的屋顶和墙体在几年前的一次台风暴雨中坍塌,仅余残垣断壁。祖厝内的不少梁柱,都有白蚁侵蚀的迹象。陈荣芳告诉记者,今年五六月间,陈氏后人曾组织了一次修缮,对屋顶进行修补,同时用钢管支撑加固。
在另外一座祖厝旁边,堆放着许多废铁和金属。刚靠近,几条狗跑了过来。来泉务工人员老耿说,他租用了角落一间小屋子,每月租金100元。
陈氏后人说,除了这座祖厝,其余的也有不同程度的破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