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环境刷新城市颜值 晋江建成市级生态村241个

晋江经济报

刷新城市颜值 造就最美晋江

建成省级环境友好型社区1个、泉州市级生态村241个

天蓝、地绿、水清、岸美……绿洲公园绿意盎然,晋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晋江经济报10月9日讯(记者 阙杨娜 郑翔 文图)

2016年,晋江被授予“国家生态市”称号。这是一块国家级金字招牌,是对晋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现“双赢”的肯定。

一直以来,晋江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努力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和谐统一。

据悉,自2006年启动生态市创建工作以来,晋江先后获评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生态市,生态文明水平持续提高。

改善城乡环境

打造宜居品质城市

“今年1~8月,晋江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有效监测天数243天,其中空气质量优的天数为82天,良的天数为152天,轻度污染9天,优良率为96.3%、比去年同期上升3.7%。”晋江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站长张天载表示,2017年1~8月综合污染指数为3.668,比去年同期的3.864下降了0.196,空气质量比去年同期有所提升。

在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的过程中,晋江重点推进植树造林、清水净海、治污减排、环卫保洁等生态建设“四大行动”,打造天蓝、地绿、水清、岸美、空气更清新的美丽家园。

当前,晋江已初步构建“三廊多斑,两带三湾,绿网穿插,山海相拥”的绿地格局和三横一纵的“丰字形”生态廊道。水域治理上,围绕生态流域、重点流域(含近海水域)、跨境流域、饮用水源保护四大重点,水域污染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同时,淘汰落后产能,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在环卫保洁方面,建立起“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城乡一体化环卫机制,村村都有保洁队伍、保洁设施,基本实现垃圾日产日清。

“我们始终把生态作为晋江城镇化的底色,建设宜居生态环境,打造‘外地人向往、本地人留恋’的品质城市。”晋江市环保局局长林志雄介绍,晋江以创建绿色社区和生态村镇为载体,引导村(社区)建设绿色和谐的人居环境,已建成省级环境友好型社区1个,泉州市级生态村241个、环境友好型社区5个,本级环境友好型社区41个,还培育了134个本级“环境友好型学校”。

优化产业升级

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一直以来,晋江按照绿色化、可持续的发展要求,推动质量和效益“双提升”、创新和城市“双带动”,加快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推动形成产业升级和环境升级并重的发展模式。

抓紧建设中的晋华集成电路项目预计于2018年9月试投产,形成月产6万片12寸内存晶圆的生产规模,打造国内首家拥有自主技术的存储器产研一体化企业。当前,晋江正大力实施新型产业倍增计划,除了集成电路产业,还加快石墨烯产业、光电伏产业的发展,全力打造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生态圈,吸引一批产业链相关企业落地,打造高新产业聚集区,实现新兴产业“弯道超车”。

据悉,晋江通过大力引导企业开展产品、技术、品牌、管理和商业模式等“五个创新”,加快跨界融合,并成功引进中科院、中纺院等研发机构,让企业不出晋江就能得到最优质的创新服务,初步形成创新型经济“晋江板块”。

此外,晋江还加快培育现代服务业,形成专业市场、商贸物流、旅游、金融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循环发展理念也一直贯穿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工农业生产中,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设立生态法庭

加强环境执法监管

2014年开始,晋江法院成立生态环境合议庭。今年6月5日,晋江法院于5月正式成立的生态环境审判庭首次开庭,审理一起企业非法排污污染生态环境案件,并特别邀请100多名企业代表旁听学法。

近年来,晋江积极探索打击环境污染犯罪的新举措,通过部门联动、完善办案标准、规范工作流程,初步形成了打击环境污染犯罪的强大合力,有力地震慑了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

在晋江市委、市政府的牵头下,晋江市环保、农业和公检法部门建立打击环境污染违法犯罪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办案过程中各种疑难问题;设立环境刑事案件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公检法、环保等部门骨干及高校专家担任委员,作为重大疑难案件的咨询、指导机构。如今,晋江市公检法创新设立专司办理环境污染案件的机构,在晋江市公安局增设生态环境中队、在晋江市检察院设立生态资源检察科、在晋江法院设立生态环境法庭。由专门机构办理环境违法犯罪案件,使晋江的环境刑事案件做到“快侦、快破、快诉、快审、快判”。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以来,晋江市环境保护局不断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勤查重罚,共作出环境行政处罚案件1620件,办理移送行政拘留案件143起,查封扣押233起,按日计罚9起,限产停产36起,移送涉嫌环境犯罪93起。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