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贵峰王国明30余载返乡办读诗班 造就中华第一诗村

泉州晚报

为办好读诗班,王国明倾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32年来,南安溪美贵峰村从平凡的村庄成为闻名遐迩的“中华第一诗村”,不仅村民长年受诗词熏陶,还吸引各地学员慕名而来。“贵峰诗村”之名归功于印尼籍华人王国明所开办的读诗班。王国明虽长居印尼,自1985年起,每年暑假必返乡开班授课,吸引4000多名学生和村民前来学习。今年,已90岁高龄的他,仍拄拐亲临第31期读诗班课堂。近期,当地有关部门将为他的感人事迹树碑铭传,以此弘扬其致力家乡教育事业的高尚精神。

忧心村民不懂诗词 决心亲自开班授课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今年46岁的王瑞芳,用闽南语吟唱着苏轼名词《水调歌头》。独特的腔调直入听众的心底,吟至动情处,低回婉转,余音绕梁,让人沉醉其中。吟毕,她告诉记者,这首词的吟诵方法受教于王国明老师。1987年,年仅十多岁的她参加由王国明创办的读诗班第二期,从此“深陷其中”。1993年,她成为读师班第一个由学生转变为老师的人,执教至今。

王国明从小对古典诗词情有独钟。1948年,时年21岁的他南渡印尼成为印籍华人。1984年,他回到阔别多年的故土过年。在与村民交谈时,他几次引用“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等诗词,发现多数年轻人竟不知如何回应。更让他惊讶的是,有些村民讲闽南语时夹杂着普通话,难以听懂。他告诉村民,推广普通话是好的,但“土洋结合”要不得,闽南语堪称古汉语的“活化石”,应保持纯正,代代传承。

“王老先生回忆起学生时代用闽南语吟唱古典诗词十分有韵味,古典诗词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觉得何不开办读诗班,既能弘扬传统文化,又能在吟唱中传承纯正的闽南方言。”贵峰诗社常务副会长王赎回说,王国明萌生这一想法后,立即决定每年暑假在贵峰小学开班授课。为办好读诗班,王国明四处奔波,广泛搜集唐诗宋词,查阅大量古典诗词声律资料,多方求教,并自编教材、自创吟法。

本村村民爱上诗词 外地学员慕名而来

1986年,59岁的王国明面向全村开办了第一期读诗班,一下吸引了70多名村民来上课,既有稚嫩的孩童,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教室坐不下,村民就站在走廊上。三伏天汗流浃背,师生们却精神抖擞。10天的课程结束,学员们需参加笔试与吟唱的考试,王国明按名次分别颁发奖状和奖金。此后年年如此,以奖励学员们学有所成。到第二期时,邻村学生也闻讯而来。

“他不仅身体力行,还注重师资力量的培养和后勤保障。”王赎回介绍,“除了邀请著名学者、专家来授课,他还培养了30多名优秀的执教者,王瑞芳便是其中之一。渐渐地,读诗班声名远扬,吸引了来自宁德、福州、三明、厦门等地的学员。王老先生还免费为他们提供食宿。”

截至今年,除2003年因非典事件停课,读诗班已举办31期,教授近3000首诗词,学员达4000多人,吟诵诗词成为贵峰村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通过办读诗班,王老先生在贵峰村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村民们的文化素养得到很大提高。”王赎回说,有一次,两户村民因盖房子闹矛盾,村干部以清代张英的一首“千里捎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成功化解了矛盾。

诗社走出贵峰村 促进两岸诗词交流

“王老先生平常生活极为节俭,可谓‘最小气’,在公益事业上却‘最大方’。”王赎回说,王国明不仅捐资助学,还曾两次出资赞助全国性的中华诗词会议在南安召开。他在家乡诗词文化教育上的投资数不胜数,不惜花尽毕生积蓄。

如今,读诗班亦走出贵峰村,走入南安一中、南安国专中心小学、晋江毓英中学、南安市直机关等学校和单位,广泛传扬古典诗词的魅力。2013年,贵峰诗社与台北市诗词学会“结盟”,2014年至今已联合举办3届海峡两岸诗词联吟大会,两岸诗友上台用闽南语吟唱诗词。“古典诗词为两岸同胞搭起了桥梁,加深了情谊。两岸联手,共同传承中华古典诗词文化。”王赎回说。

声 音

爱国爱乡之楷模

·南安市文明办主任 黄金土·

王国明老先生并非华人界之富豪,却堪称爱国爱乡的楷模;他不是教育界名家,却是“中华第一诗村”创始者。倾尽经商所有,连续32年如候鸟般返乡自费举办读诗班无怨无悔;倾注毕生精力,已届90岁高龄仍如恩师般亲临讲台授课乐在其中。谦谦长者之风,令乡里乡亲敬而亲之;拳拳赤子之心,令芳名远传十里百乡。

“上善若水,润物无声。”我们崇敬并相信,王老的感人事迹及其所蕴含的道德张力,必将凝聚更多社会正能量,激励更多崇德向善者,推动至真至美的道德之光在2036平方公里的武荣大地上熠熠生辉。

(记者 陈灵 通讯员 蔡倩丹 黄瑜鹏/文 贵峰诗社/供图)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