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夜经济:五星级的不夜城 出行活跃全国第六(图)

海峡都市报

泉州夜经济——五星级的不夜城

海峡都市报9月21日讯(记者陈建辉 摄影 田米 编辑 陈世国 视觉 龚长旺)

上个月,滴滴媒体研究院发布了全国400城的出行数据,在夜间出行(22:00~次日6:00)活跃度排行榜中,泉州高居全国第6,活跃指数为“五星级的不夜城”,仅次于北京、丽江、佛山、西安和深圳。

在泉州,哪里的夜色最诱人?滴滴热力图显示,泉州浦西万达广场、晋江万达广场、晋江阳光时代广场、石狮德辉广场,为最热目的地,清一色的城市综合体,那里集纳了泉州人夜生活的吃、喝、玩、乐、购,也代表着一种新经济体的兴起——夜间经济。

夜间经济(night-time economy)一词源自20世纪70年代,英国为改善中心市区夜晚空心化现象而提出的经济学名词。学界共识是,夜间经济指从当日夜晚6点到次日清晨6点期间所包含的经济文化活动,其业态包括了夜间购物、餐饮、旅游、娱乐、学习、影视、休闲等,是城市第三产业的一种新生消费业态,并已成为城市现代服务业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泉州,与夜间出行活跃形成反差的是,夜间经济业态依然不够丰富,仍以现代城市综合体为主,缺乏特色。去年,泉州市政协委员曾国信在《关于搞活夜市经济 繁荣旅游市场的提案》中提到,泉州留不住游客,最重要是泉州传统特色夜市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与发挥,建议借鉴台湾台北士林夜市、高雄六合夜市等,打造泉州闽南特色夜市经济,让夜市经济成为泉州旅游的一张“名片”。

泉州夜间出行活跃全国第六

在全国400城的出行数据排行榜中,泉州强势入围夜间出行(22:00~次日6:00)占比最高的前十大城市,排名全国第六,仅次于北京、丽江、佛山、西安和深圳,优于东莞、厦门、上海和广州等城市。

大数据分析显示,泉州与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和部分珠三角及东部沿海城市(以佛山、东莞和厦门为代表),一起组成夜间出行活跃指数最高的城市群,活跃指数为“五星级的不夜城”,夜间出行极为活跃,具有明显的双高峰,除18:00左右的晚高峰外,还会在21:00~22:00出现夜高峰。

夜间出行占比最高的前十个城市中,南方城市占了8个,这大概与南方一年四季气候温暖、夜生活种类丰富,以及当地居民独特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其中,沿海地区城市占了6个,市民大多有宵夜的习惯,不少也是旅游城市,深夜出行就非常活跃了。

而泉州地处南方沿海,城市宜居,夜色撩人,海鲜、风味小吃等食材和饮食文化都很丰富。城市各角落拥有数量庞大的大排档、酒吧、咖啡店和KTV等休闲娱乐场所,给市民提供了夜间出行的好去处。

滴滴出行公司还专门抽取了泉州夜间出行数据。数据显示,泉州区域全天出行量排行中,晋江、石狮、丰泽、安溪和惠安位列前五。而夜间出行热力图中,丰泽为浦西万达广场周边,晋江为万达广场、阳光时代广场,石狮为八七路德辉广场最热。这些区域休闲娱乐场所丰富,成为市民经常光顾的夜生活目的地,也成为夜经济晚高峰用车最频繁的区域。

“夜间经济需要依靠交通来支撑,交通就是夜间经济前行的轮子。”滴滴大数据分析认为,出行是一个城市人气集聚、夜生活活跃程度以及城市繁荣的表象,活跃的城市对人流吸引力强,也往往经济更发达、产业更繁荣。出行使得夜间经济活动得以存续,也成为最显性的表现。一个城市的夜间出行越强烈,经济活动强度往往越大。

老街的生意经

夜间经济集中体现在夜市。所以,有人说,一座城市经济好不好,体验下它的夜生活就知道了。

晚上10点半,泉州西街,报刊亭陈阿姨正忙着收拾,要关门下班了。而街对面一家童装店老板娘坐在木凳上打起了盹,尽管循环播放的打折喇叭声此起彼伏,店门前西街上,行人仍熙熙攘攘,自行车、电动车川流不息,来来往往,好不热闹。

陈阿姨的报刊亭在西街开了10年,当初刚搬来时,满街还是服装鞋子店。从两年前开始,那些店逐渐搬迁到中山路了,新开的店铺以奶茶店、咖啡店、小吃店居多。

跟着多起来的,还有一群群年轻的面孔,街上说普通话的人明显也比以前多了,端着相机四处拍,这个稀奇,那个也有趣,很是热闹。尤其是西街限行机动车后,走路骑车的人多了。

小吃店老板冯女士也说,西街较窄,所以感觉街上人多,可实际来消费的人并没有增加,感觉生意不如往年。尤其当互联网经济和周边一个个综合体开起来后,西街的夜间客流一再被蚕食和冲击,人就这么多,这个拉走一点,那个也分走一点,一定程度上就是对西街商铺的人气“截流”。“没做出个特色,很难在这条街上立足。”咸水鸭店店员陈女士说,在西街上做小吃,一定要拿出别人没有的特色。咸水鸭就她一家店,下午3点开到晚上12点,虽然一天营业时间只有几个小时,店铺只有五六平方米大,看上去也破破烂烂的,但日均营业额可达一两千元,且夜间营收占比超过七八成。10多年来,生意一直红红火火的,回头客络绎不绝。

“西街要成为特色夜市,就应该走自己的路。”从小在西街长大的市民林先生则感慨于西街未来成为繁华街区的任重道远,“西街要变成真正的夜市,还需要商家自觉转型,由目前的日货市场向商业化市场化转型,改以小吃、文创伴手礼、咖啡店为主,目标客户也要从本地市民向外地游客转型,形成文化旅游夜市”。

“深夜党”的最爱

在市民林先生看来,泉州市区的夜市已基本形成两大块:古城区美食文创聚集区,包括西街、源和1916;新城区文创综合体聚集区,包括领SHOW天地、浦西万达和中骏世界城等。

每周五的晚上7点,在领SHOW天地泉秀街路口,车辆排队蜗行,一群群年轻人则蜂拥而入,走向领SHOW天地小广场的各个角落,酒吧、餐饮店、咖啡店……到处挤满了排队、找座位和买单的年轻人。

一个小时后,浦西万达广场已被一群群小孩所占领,爸爸妈妈们则聚在一旁,远远观望着,左邻右舍有一句没一句地搭讪着。

家住附近的吴女士已把万达广场当成自家小公园了,每当周五下班后,她都习惯将女儿和老公一起拉上,去尝尝新开火锅店的味道如何,去看看新款秋装合不合身。

“大型综合体最能抓住女人和孩子的心,有的像以前的乡村集市,是最热闹的地方。”在她看来,城市综合体是公认的夜间经济“人气王”,因为在灯火通明的夜晚,这里可提供各种吃喝玩乐购一站式服务,聚合了各种夜间消费业态,新潮时尚且种类繁多,消费选择也多种多样,不用东跑西跑,就可全部搞定。

晚上10点多,晋江万达广场、五店市两地仍灯火辉煌,尤其是五店市,各种美食冷饮、戏剧表演节目,以及颇有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吸引了一波波游客涌入,游人如织。

“把夜晚的生意做起来,是我们的目标。”一家露天酒吧负责人阿杰说,他们只有晚上才开门营业,周末、法定节假日和夏季是营业高峰期,不少年轻人喜欢成群结队来消遣,伴随着劲爆的音乐,夜晚变得越来越如痴如醉。

阿杰说,相比单调乏味的传统夜市,现代夜市不仅有好吃的,更有一连串好看的、好玩的,更注重精神享受。实际上,为瞄准年轻群体“深夜党”,美食餐饮、购物娱乐、特色演出等夜经济大军早已在悄悄布局体验消费模式,拓展各自的夜间消费空间,共同做大最强夜经济蛋糕。

夜生活不只是夜宵

对于泉州某市直单位公务员林勇(化名)来说,晚上去哪儿玩,也是一个大问题。90后的林勇目前仍单身,忙碌一天后回到家,面对空荡荡的房子,漫漫长夜总得找点事做。

“幸好,夜经济给城市带来五彩缤纷的夜生活。”他说,一个星期下来,往往四五个晚上会选择走进剧院,看一场梨园戏、话剧、高甲戏和木偶戏等舞台剧。上个月,他就跑到晋江去看了场话剧《恋爱的犀牛》。有时也换换口味,看看电影,或者把大把的时间扔进游泳池,来来回回游,一口气游个一两千米。

虽然是泉州人,但林勇性格天生好静,不太习惯胡吃海喝式的喧嚣热闹,因此,即使热情似火的夏夜,他也不太愿意去酒吧或者购物商场消磨时间,如果遇到雨天,他就待在家里翻翻书。

在他看来,近年来朋友圈里满屏都是吃吃喝喝,夜间文化消遣虽然仍小众化,却在悄悄生长。

在新门街的梨园剧院,他时不时能碰到从上海、杭州坐飞机或动车赶来看戏的年轻票友。这可能与梨园戏更新快、声名远播有关。曾两度荣获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项梅花奖的曾静萍,以名角荣耀俘获了一众年轻票友的心。

泉州夜市特色在哪?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认为,“夜间经济”不是白天经济的简单延续,而应该具有自身独特文化的内涵,夜间经济就是要挖掘城市特色,塑造城市个性。

上海外滩十里洋场的华丽、广州珠江之夜的风情、成都锦里夜市的巴蜀文化,都是这些城市夜晚独具的韵味。而泉州夜市的个性与特色在哪?如何突出自我个性,如何让游客来到泉州,就能感受到泉州最具地方特色的东西?这是泉州相关部门亟须酝酿的课题。

在泉州两会上,打造泉州夜市也是民生关注焦点之一。

2012年,民建泉州市委员会在《扶持夜市经济 服务繁荣城市》中建议,科学规划选址,对各个“特色夜市一条街”的整体风格进行特色化设计,集中力量打造几条特色夜市街区,使之成为点亮夜市经济的代表品牌,并尽早出台鼓励泉州夜市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

2016年,市政协委员曾国信《关于搞活夜市经济 繁荣旅游市场的提案》认为,泉州留不住游客,最重要是泉州传统特色夜市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与发挥,建议借鉴台湾台北士林夜市、高雄六合夜市等发展经验与管理,把商业、文化和旅游消费服务有机结合起来,科学合理布点、注重设施配套,并规范夜市管理,打造泉州闽南特色夜市经济,让夜市经济成为泉州旅游的一张“名片”。

“泉州的个性与特色在文化禀赋。”泉州市旅游局相关人士林先生说,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产业经济发达,是泉州的优势所在。要做大做强泉州夜间经济,就得以文化引领市民生活和经济业态的发展,在城市转型中引入适合自身的新兴文创元素来支撑。大型商超、城市综合体是工业化产品,夜市千城一面,很容易复制,时间久了将失去吸引力。但文化内核是经年累月的沉淀,是一座城市的气质,无法模仿复制。夜间经济,就需要发掘这种气质,才会有地方特色。

夜经济的他山之石

前年11月,泉州市执法局前往河南开封考察调研,关注夜市管理与市容市貌如何兼得。

该局相关人士曾先生介绍,印象最深刻的是古香古色的开封上河城小吃街。这是个以旧厂房改造的室内夜市,大空间是以钢架结构支撑,小店铺是以北宋文化为基调的仿古建筑,拥有68个档口,每个特色食品只有一个档口,店员全穿古装,进入小吃城,仿佛穿越到繁华古朝。拥有近500个停车位,交通十分方便,无论春夏秋冬,都能给游客提供舒适的就餐环境。整个夜市看上去,环境洁净,井然有序,已成著名的夜市景点。

泉州和开封这两个城市长得有点像,都有古城,饮食文化都很丰富,开封夜市模式值得泉州学习借鉴。

今年,上海提出打造“具有国际消费城市特征的夜市模式”,年内推出4家至5家能够体现国际大都市美食文化水准、展示城市民俗风情、满足多元消费需求的“地标型夜市”。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