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区80%以上财政支出用于民生事业 民生之花朵朵开

福建日报

近五年来,泉州泉港区的财政支出80%以上用于民生事业的投入。去年,这一比例更达88%

民生之花朵朵开

福建日报9月14日讯(记者 王敏霞 通讯员 庄国辉)8月25日,赖繁彩下派到泉州泉港区已一年半了。作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胸外科副主任,他在泉港区政府和附一医院组建省内首家融合型医联体时被委以重任,担任泉港闽南医院医联体的院长。

虽然做好了充分准备,赖繁彩到任后看到泉港医院基础医疗之薄弱,依然超出他的想象——病人少,床位空,群众大多外地求医;医生少,好医生大多外流;闽南医院基础条件先天差,即便托管也难以为继……

“当时,医疗是泉港的民生短板之一。对这个事关群众健康的头等大事,泉港区委区政府下决心不惜代价补齐。”时任泉港区卫生局局长刘开南说。

去年3月,泉州区政府和福建医科大学附一医院达成协议,由泉港负责硬件投入,附一负责技术管理、专家团队等软件,把附一医院、闽南医院和泉港区医院联合起来,组建医联体,实现资源共享、短板互补。

医联体组建一年多来,泉港投入数亿元用于添置设备和硬件改造。附一医院派出29名专家医疗团队入驻医联体,除临床工作外还担任各科室负责人,推动技术和管理的规范及提升。联合办医效应持续显现,成功打造名医工作站、石化医疗服务、远程互联互通、职业病防治等特色医疗服务,成为区域疑难重症会诊中心和高端医学技术培训基地。

技术提升赢得了口碑,扎实的服务方便了老百姓就医。前不久,赖繁彩团队在泉港完成国内首例百岁老人食道癌根治术,这也是国内可查阅文献中最高龄接受食道癌根治术的患者。该消息在泉港引起很大轰动。

最能说明百姓满意度的是数字。泉港医院以前百来个床位还很空,如今床位增加300多个,使用率维持在90%以上;门诊量以前每天三四百人,如今增至1500人左右。

医疗卫生事业的跃升,是泉港近年来不断加大民生投入,补齐民生短板的一个缩影。

因石化产业而生的泉港,近年来,石化产业的拉动力和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在省市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提升,无论是在产值还是在财税方面都作出积极贡献。但泉港的城市建设和民生基础几乎是从零起步,基础薄弱加上资源贫乏,从民生事业发展方面看,泉港是“欠账大区”。

“历届泉港区委区政府都意识到这点,一直很重视民生事业发展。可以说,泉港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补齐民生短板的过程。”泉港区委书记吴礼源说,尤其近五年来,泉港财政支出的80%以上用于民生事业的投入,2016年更达88%。

从一座石化新城到建设中的宜居乐业之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正随着党委政府不断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病有所医。家门口就能看名医,大手术也不用跑福州跑厦门,报销比例也高了;全区13家医院诊疗都可先看病后付费;60岁以上老人全可免费体检。

老有所养。推行“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区财政为70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高龄补贴。60周岁以上的失地农民,每月可领到145元养老金。

教育更优质。全区没有一个孩子因贫困上不了学;实行集团化、小片区管理,优质校带薄弱校,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增量扩容;率先推行“县管校聘”,实行编制全区统一管理,坚持总量控制、减编控编与优化结构相结合,破解师资“人编分离”。

保障更健全。统筹整合七大块17个部门,开发社会救助系统,通过“互联网+”,实现实惠救助的“一门受理”,更便捷精准地服务困难群众,成为全国4个“救急难”试点之一。

环境更美。15年前到泉港,城市框架还没拉开,像样的路没几条。10年前走在泉港的城区,总是有挥之不去的“乡镇既视感”。而今再到泉港,街道宽阔,综合体亮眼,锦绣广场作为城市会客厅让人流连忘返……泉港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继新型城镇化试点后,去年被列为国家级产城融合试点。

当下,泉港正在举全区之力推进一个庞大的民生工程。一条涉及3个镇、17个建制村的绿化安全隔离带正在进行前期的拆迁工作。为顺利完成这工程,泉港调动1300多名党政干部奋战拆迁一线,超一半的处级干部担任拆迁小组负责人。该项目投资巨大,将达300亿元以上。

“这个石化安全控制区将会为民众建立起安全环保的长效屏障,让城市像城市,产业像产业,从而达到产城融合、双轮驱动,促进产业升级,城市改观,百姓更有安全感和幸福感。”吴礼源说。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