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产业转型升级 助推“泉州制造2025”迈新步(图)

泉州晚报

“智能泉州”是“五个泉州”建设的重要方面。今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调研组深入县(市、区),走访数控和智能装备研发、制造、应用机构或企业,听取了市政府和丰泽、洛江、晋江、南安等地关于“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及《泉州制造2025》实施情况的汇报。6月30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对市政府办理《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我市“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及<泉州制造2025>实施情况的审议意见》(以下简称“审议意见”)的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与会的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经过认真审议,郑重地进行投票表决。

南安德林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全自动造型机是2016年泉州市“数控一代”示范项目产品(林劲峰 摄)

测评结果显示“满意”,这充分体现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我市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实施“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和《泉州制造2025》所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记者 许雅玲

拓展融资渠道——设立18支政府投资基金

审议意见提出,要继续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整合统筹各项惠企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切实发挥财政政策的杠杆作用和引导效应。

按照审议意见,去年以来,我市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全市用于“数控一代”市场推广、购置等项目补助和高端公共创新服务平台的引进、建设和运营等方面的专项资金达1.4亿元。同时,推动在泉金融机构主动向上级申报将“泉州制造2025”重点企业、工业制造转型升级项目列为信贷重点支持领域,实施倾斜性扶持政策,追加安排信贷资金。截至2017年4月末,制造业本外币贷款余额1798.98亿元。

为解决企业购买数控设备投资大、风险大的问题,市政府积极推广融资租赁等金融创新产品,鼓励金融机构专门对“数控一代”创新应用企业推出“泉能贷”“融易达”“技改贷”“数控易贷”等创新金融产品,设立智能装备融资租赁公司。目前,全市设立设备贷款超过400亿元、融资租赁超过600亿元。

此外,我市还设立市级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市财政累计出资4.18亿元。旗下新兴产业、集成电路、高新技术、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等5支子基金落地运作,推动县(市、区)新设5支政府引导的产业基金,全市累计发起设立18支政府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金融资本等支持我市产业转型升级。

支持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征集产业转型升级重大关键技术解决方案68项

审议意见提出,要强化基础共性关键技术攻关。针对技术储备不足,重点加强国产数控系统开发,工业机器人伺服电机、减速器、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共性关键技术开发及系统集成,自动化控制和智能装备、关键智能基础件、重大智能成套装备开发,技术成果产业化及转移转化等。

围绕审议意见提出的“强化基础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去年以来,市科技部门共立项支持“数控一代”示范项目50项,累计落实省、市科技计划项目资金和专项补助资金3596万元。组织实施第四批科技创新促进转型升级“燎原计划”,去年公开征集产业转型升级重大关键技术解决方案68项,促进技术解决方案与具体项目对接,生成产学研联合攻关项目。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对全市重点产业数控技术需求进行全面调研和论证,组织技术专家和创新团队帮助企业开展攻关。

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培养高技能人才8319名

审议意见提出,要做好制造业人才发展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组织实施制造业人才培养计划,培育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经营管理人才,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有序参与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引进;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不断优化人才工作环境,使适合的人才引得来、用得上、留得住。

为了人才引得来、用得上、留得住,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更加优惠的人才政策,并健全人才激励评价体系,加强带团队、带项目、带资金的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同时,加强制造业人才培养,今年全市共培养高技能人才8319名,其中高级工7232名,技师、高级技师1082名,涵盖了机械制造、电子通信、纺织鞋服、石油化工、物流电商等多个领域。

推动实施三大专项行动——全市装备制造业产值1454亿元

审议意见提出,要进一步推动三大攻坚行动,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按照审议意见,我市大力推进智能制造、质量品牌、服务型制造三大专项行动计划,实现泉州制造由大变强,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当前,“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已经由原来的纺织鞋服、装备制造、建材家居等三大领域扩大到全市各主要产业领域,截至目前,在建数字化生产线78条;生产销售国产机器人580台;推广应用国产数控系统3840台;推进建设3条智能制造示范生产线;培训数控技术人才5300多人。加快推进洛江、晋江2个省级智能装备制造试点示范基地建设,2016年,全市装备制造业产值1454亿元,比增13.5%。

开展消费品质量提升专项行动,2016年,工业产品省级监督抽查合格率比2015年提升2.01个百分点。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和扶持力度,对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省政府质量奖、市政府质量奖的企业进行奖励,去年,全市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上榜企业达45家,占全省上榜总数2/3。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全市99%以上制造业企业运用电子商务开展网络营销,去年,全市电商交易额2817亿元,增长39%;快递业务量增长45%。

坚持创新驱动——全市发明专利申请5871件

审议意见提出,要提升创新服务平台,大力推进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要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引导企业成为创新决策、研发组织、成果应用的主体,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自建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

为大力推进福厦泉自主创新示范区泉州片区建设,我市设立每年3亿元的示范区建设专项资金。加快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所、福建(泉州)哈工大工程技术研究院等重大科研平台建设。

去年11月,市级财政专门统筹安排2120万元,从增强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完善创新平台体系、支持企业推进技术成果产业化、实施质量品牌提质工程等四个方面出台11条激励措施。引导本地高校与我市1600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战略合作关系。

去年以来,全市新增市级工程技术中心34家、市级行业技术中心14家、新型科研机构8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5家、市级及以上工业设计中心10家。去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投入研发经费超过70亿元,增长7.9%;全市发明专利申请5871件、授权1509件,分别增长49.1%和48.7%。

接下去,市政府将继续认真贯彻审议意见,按照市人大常委会提出的要求,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努力把泉州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强市。

【代表声音】

打好基础固本培元

泉州市人大代表、兴业皮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华春

当下实体经济压力巨大,无论是大型企业或中小型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冲击,亟须转型升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容易引发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因此,健康有序的市场秩序尤为重要。

泉州民营经济活跃,还是“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和中国工程院“数控一代”应用示范地区。建议我市出台相关规定,规范企业行为,杜绝恶性竞争,维护市场秩序。与此同时,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积极投入科研,为行业发展作贡献,引领整个市场健康发展,只有把基础打好、打牢,固本培元,才能更好地发展。

急企业所需促企业发展

泉州市人大代表、福建铁拓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希仁

泉州制造业要真正得到提升,建议出台优惠融资政策,让真正优秀、有实力的企业可以将更多的资金投入技术研发、开发市场、扩大产能。同时,鼓励“数控一代”示范企业走出去,学习先进技术,并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引进先进设备。享受补贴的企业应为政府带来更多效益,并帮扶同行业的中小型企业,政府可通过产品销量、企业税收等经济指标来对企业进行考核,让龙头企业真正发挥作用。

泉州本地有很多非常有潜力的企业,亟需政府的正确引导和扶持,市委、市政府可在政策上加强对本地优秀企业的帮扶力度,培植本土龙头企业。 (颜雅婷)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