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大力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人进城 建好城 管好城

福建日报

安溪大力实施产城互动、产城协调、产城共融、产城共进的小城镇发展战略,实现了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土地集约和改善民生同频共振,产业革新与城镇提质双向循环、协调并进

人进城 建好城 管好城

福建日报8月22日讯(记者 刘益清 通讯员 吴清远)

一条条宽阔笔直的道路纵横交错,一幢幢鳞次栉比的高楼拔地而起,一座座标准化厂房整齐罗列,一排排整齐漂亮的路灯傲然挺立,一个个环境优美的公园点缀其间……盛夏时节,置身安溪龙门镇、湖头镇,到处一派勃勃生机。

“这两个小城镇实现大变化大作为,是实施省级小城镇改革试点、致力创新发展的结果。”安溪县委书记高向荣说,在推进这两个省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乡镇过程中,安溪围绕“人进城、建好城、管好城”目标,大力实施产城互动、产城协调、产城共融、产城共进的小城镇发展战略,实现了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土地集约和改善民生同频共振,产业革新与城镇提质双向循环、协调并进。

“辞旧迎新”,铸链建群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湖头镇先后发展起钢铁、煤矸石发电、水泥、冶炼等产业。但近年来,遭遇生产成本抬升、销售利润下滑等一系列烦恼。

石材业曾是龙门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全镇200多家石材企业年产值一度高达数十亿元。龙门镇是县里最大的崩岗区,共有崩岗1228个,侵蚀面积达265平方公里。

石材、水泥、钢铁等高耗能产业曾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过贡献,但也藏着隐痛。粗放型经营,严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退出或压缩老产业势在必行!但退出后,如何培育新兴产业,防止产业空心化?”高向荣道出当时的心境。

没有产业支撑的小城镇是没有生命的城镇。面对转型压力,安溪创新发展理念,讲究“辞旧迎新”,坚决退出落后产业,培植高科技、高品质、高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布局现代产业格局,重获供给侧优势。

2011年9月,湖头镇成功引进国内规模最大的光电企业——三安光电,建立光电产业园。围绕三安光电这一龙头,安溪上伸下延,拉长链条,形成产业集群,带动1万多名农村劳动力就业。以光电产业园区为载体,聚集三安光电、厦门信达、深圳珈玮等3家上市企业和近20家上下游配套企业,去年园区总产值51亿元,创税2.42亿元。

传统大型企业依靠科技创新,发展循环经济,三安钢铁走内生集约化环保转型之路,去年纳税2.54亿元。

龙门镇还在全省率先完成石材行业退出,关停石材加工企业、矿山开采企业,盘整出工业用地5000亩;利用治理崩岗整理出工业用地3600多亩,变崩岗侵蚀区为工业园区。

旺旺食品、泰兴特纸、正丰数控……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大好项目在龙门镇落地开花。

“预计‘十三五’末,两个试点镇将创造就业岗位2.5万个、税收20亿元以上。”安溪县长刘林霜说。

民生优先,共建共享

安溪小城镇建设,崛起的不仅是南北冀新城,更有无处不在的民生功能区、文化传承区。

记者在湖头镇弘桥城市广场住宅小区看到,10栋住宅楼整齐排列,文体中心、卫生室、大型购物广场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

“为了让农民进城,镇区规划建设多个商住小区,可容纳2万多人。”湖头镇镇长李瑞谦说。

步行500米有绿地、步行15分钟到公园、阆湖博物馆投用……行走湖头镇,山水人文特色鲜明,古镇新城交相辉映。

湖头镇通过重点修缮复原、整体保护改善等形式,打造60多座明清古民居,让历史文脉绵延相传;以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镇容镇貌,先后投入1.5亿元建成河滨路景观带,投入2亿元建设李光地文化园、尚大公园等主题公园。值得一提的是,湖头镇兴建的三安幸福小镇,列入农业部“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成为全国样板。

“安置房是我这辈子住过最漂亮的房子。”搬进龙狮花园的龙门镇金狮村村民白连升乐呵呵地说。

龙狮花园一期项目位于龙门镇金狮村,依溪而建,现已封顶。小区主要安置信息产业园征迁户,还有金狮村近200户村民。据了解,龙门镇建设了8个安置区,先后投建依仁溪人工湖、新龙门医院、老年人活动中心等项目,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小城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市民,一头连着农民。”高向荣说,“我们的小城镇建设,坚持为民利民的原则,始终倡导‘多一些休闲绿地、少一些钢筋水泥’,让小城镇‘既要好看,又要好过’,让群众离土不离乡,让新型小城镇成为老百姓的美好家园。”

机制创新,活力迸发

小城镇建设,资金是关键,筹资是难点。湖头、龙门虽是经济重镇,但高标准建设,财力难免力不从心。怎么办?

答案是:大胆筹谋,灵活运作。

面对制度与资金上的制约,安溪做出有益尝试,对湖头、龙门实施财政税收“双返”政策:以2009年为基数,超收部分县级财政全额返还,累计返还14.5亿元;土地出让收入全额回拨,累计回拨7.5亿元。

同时,大胆探索把市场机制引入小城镇发展全过程,采取土地“生”一点,财政“挤”一点,向上“争”一点,向外“借”一点,民间“融”一点,企业家“捐”一点的方式,共筹集350亿元资金。

得益于体制机制创新释放的红利,“双返”后外界对两镇发展更有信心。两镇先后成立3家国有公司,融资28亿元项目贷款安征;募集30亿元银团基金,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撬动社会建设资金230多亿元。

“仅花两小时,就在家门口办好了投资手续,太方便了!”返乡创业台商林庆中在龙门镇办好创办茶食品厂相关手续,开心之余,更加坚定了创业信心。

为改变乡镇责任大、权力小、资金少的尴尬境地,安溪下放行政审批事权108项,全部入驻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给予两镇单列用地指标,保障项目用地需求,并在两镇新设立规划建设管理所,负责辖区规划编制、审批报批、监督管理等工作。

“我们的目的是通过简政、松绑、放权,激活基层活力,更加便民利民。”高向荣说。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