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泉州高超的造船工艺:造船术 远航大海记传奇

泉州晚报

泉州宋元时期辉煌的航海史,为人类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古船建造最关键的技术是“鱼鳞搭接”“多重船板”与“水密隔舱”,如今依旧保持着传承千载的特色——

造船术 远航大海记传奇

1974年夏, 在泉州后渚出土了一艘宋代远洋海船。船上采用的“水密隔舱”“鱼鳞搭接”“多重船板”技术,反映出宋元交替时期泉州高超的造船工艺。这些建造工艺为当时闽南海上交通运输主要使用的船只,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根据文献记载,“水密隔舱”“鱼鳞搭接”“多重船板”等古代造船技法,是宋元时期闽南地区(尤其是泉州“古刺桐港”)海船的三大主要建造工艺。

□记者 吴拏云 通讯员 黄东伟 文/图

“鱼鳞册”结构黑檀复原船(资料图片)

老船师正在利用传统技法给木碇挖孔

老船师正在利用传统技法给木碇挖孔

精选竹子制作船帆

精选竹子制作船帆

宋元时期造船业日趋发达

俗话说“南船北马”“南舟北帐”,至迟在三国、六朝时期,华中、华南、东南一带的航运业便已崭露头角。《旧唐书·崔融传》曰:“且如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七泽十薮,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弘舸巨舰,千轴百艘,交货往来,昧旦永日……一朝失利,则万商废业,万商废业,则人不聊生。”航运业带动商业的发展,牵系着万民生活质量能否提高的问题,故自古以来便受到官方的重视。而造船业作为航运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首当其冲。

到了宋代,海上交通技术更加发达,这从船型、船种的多样化上可以看出。据南宋初年名相吕颐浩所撰的《忠穆集》载:“南方木性与水相宜,故海舟以福建为上,广东西船次之,温明州船又次之,北方之木与水不相宜,海水碱苦,能害木性,故舟船入海,不能耐久,又不能御风涛,往往有覆溺之患。”由于南方木料适合造船,所以宋元时期,在福建、两浙一带广布海舶建造基地,远洋贸易海船的建造技艺也日趋成熟。《宋会要辑稿》所载的宋初全国官办造船场中,泉州赫然在列。南宋地理名著《岭外代答》还称,宋代广西钦州所产的乌婪木是用做船舶舵材的最好树种,因而,一支在原产地仅值上百贯文的乌婪木,在泉州、广州等造船地可贩至数千贯。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泉州造船业的发达。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