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保护并行 留住文脉乡愁
泉州网8月2日讯(记者 谢曦 文/图)走进泉港区界山镇东张村,荷花满池、古榕成荫,房舍墙面上栩栩如生的油画趣味盎然。更为吸引眼球的,是一幢幢建于上世纪30—70年代、建筑风貌各异的南洋楼。
东张村探索出了石结构房屋“修缮保护、维修改善、加固整治、就地翻建、移位建设、拆除腾空”等六个“一批”模式,在推进石结构房屋改造的过程中留住文脉、乡愁。
有别于其他年久失修的传统建筑,这里的南洋楼大多保存完好,至今仍有后人居住。尽管时光匆匆流转,门口条石上镌刻的“祖国繁荣”“勤俭持家”等字样,却依稀诉说着房屋主人的家国情怀。
如何在推进石结构房屋改造的过程中留住文脉、乡愁?东张村自2014年启动石结构房屋改造以来,边推进边摸索,探索出了石结构房屋“修缮保护、维修改善、加固整治、就地翻建、移位建设、拆除腾空”等六个“一批”模式,目前已完成一期4.98万平方米的改造任务,保护了一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建筑。
“以前,农村建房杂乱无章、村道狭窄,我们就逐家入户搜集房屋信息和村民的改造意向,根据每户的实际需求和经济条件,针对性地提出每栋房子的解决方案。”东张村党支部书记陈志成说,村里委托编制了村庄整体规划,多规合一,将石结构房屋改造、乡村旅游、传统村落保护、美丽乡村、农村生活污水设施等整合在一起,“一张图纸管到底”,实现了从群众自建到政府主导的转变。
去年10月,东张村作为泉港区首个试点村,开启了整村改造的大幕,对符合条件的改造户进行分类建档立卡,做到“一户一卡一档”。“首期实施修缮保护的主要是宫庙建筑,从今年起我们还将按照六个‘一批’模式,制定三年计划分批实施。对三年内没有能力改造的,先进行修缮加固。”陈志成说,接下来,村里还将在修缮保护的基础上,把部分南洋楼开发成展示厅、农家乐和民宿,打造古民居村落游,让更多的人体验南洋楼的独特魅力。
东张村的整村改造模式,是我市在推进城乡石结构房屋改造过程中的有益探索。“泉州有大量散落的传统石结构建筑,在当地可能比较有名气,有一定的保护价值,但是又没有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例如惠安县涂寨镇新亭村的著名核物理学家张文裕故居等等,如果不对它们进行抢救式保护,这些建筑瑰宝很容易湮灭。”市石改办日常工作负责人蔡伟忠介绍,我市从2015年起,就从政策、资金、保护开发等层面入手,加强了对具有历史和传统文化价值的房屋和街区的保护和改造,要求各地开展专项普查,提出石结构传统建筑保护名录,制定专项保护规划。
“对规划保留、具有保护价值的房屋和街区,我市要求各地以修缮加固为主,结合街巷肌理和自然风貌,根据建筑物形态,尽量‘修旧如旧’,保护整体风貌,留住‘乡情’,延续‘文脉’。”蔡伟忠说,对50年以上的石结构建筑物,由业主向当地石改办提出申请,经市、县两级石改办审核通过后,即可获得市、县两级每平方米210元的补助,用于该石结构建筑物的修缮、加固。“当然,补助资金主要是起导向作用,实施修缮、加固的主体还是业主。”而对50年以上石结构建筑物,未列入历史建筑、传统建筑名单的,确需拆除的,需经县(市、区)城乡规划部门、文化主管部门调查同意后,报县(市、区)石改办备案。同时,对拆旧改造中的石制品及老物件也要注意分类利用。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使农村石结构房屋改造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我市明确对具有保护价值的传统石结构建筑,可采取收储、以修代租等方式加以保护。此外,还特别针对片区实施整体改造开发配套了鼓励政策,即“属于应予保留的石结构传统建筑物,可不计入拟开发项目的建筑面积、建筑密度,经修缮可抵作公共配套用房”。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修缮加固传统建筑30万平方米,市级补助资金累计补助208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