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遗总展馆建设顺利 揭秘“刺桐”盛景讲好泉州故事

泉州晚报

核心提示

记者昨日获悉,作为“古泉州(刺桐)史迹”申遗总展馆,设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主体楼一楼的“刺桐:古泉州的故事”(暂定名)展示馆,正在进行最后的立面、文物展品定位等工作,预计月底完成展墙基本框架搭建。而作为辅助馆的外来宗教石刻陈列馆,正在进行初步框架设计工作。未来,两个展馆将发挥各自所长,为人们讲述泉州以“刺桐”的代称闻名于世的历史故事。 □记者 蔡紫旻

四部分体现“古泉州(刺桐)史迹”背景与价值

今年1月26日,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代表性港口城市,古泉州(刺桐)史迹获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申报2018年世界文化遗产。“古泉州(刺桐)史迹”系列遗产,是泉州在以“刺桐”的代称闻名于世的宋元时期(960—1368年),在“海上丝绸之路”进入繁盛阶段的背景下,产生并遗留至今的与海洋商贸、海洋文化相关的诸多史迹与遗址。

据海交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展示馆的核心展示内容,是我市列入“古泉州(刺桐)史迹”的16个申遗遗产点,将展示遗产点产生的历史背景、文物价值,并由此及彼,呈现泉州海外交通贸易走向繁荣的盛况,向参观者展示“古泉州(刺桐)史迹”所处的辉煌历史时期。

展厅将分成四个部分,讲述了泉州从远古时期,到以“刺桐”代称闻名于世的宋元时期之前历史,为此后泉州港在宋元时期的繁荣阶段作铺垫;泉州港鼎盛时期的航海、通商史迹等内容;鼎盛时期的多元文化史迹;16个申遗遗产点的保护情况。目前,展示馆的各项工作均在有序推进中,展板、展墙加工,后期图片补充,立面、文物展品定位等多项工作均在同步进行。

多种展示形式呈现多元文化特质

建设中的总展馆,与海交馆一楼原有的外来宗教石刻陈列馆一起,在展示“古泉州(刺桐)史迹”方面,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展示泉州的多元文化,总展馆主创人员费了不少心思,他们从海交馆外来宗教石刻陈列馆的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三种宗教石构件里,各精选3件代表性展品,加入总展馆的展陈中。

为了总展示馆在正常开放后,能吸引更多观众,主创人员还设置不少互动体验。运用多媒体形式,设计航海游戏环节,让参观者在游戏通关过程中学习航海知识。而裸眼AR(即增强现实技术)的运用,则将泉州开元寺的勤佛日吃斋面,清净寺的伊斯兰教炸油香,泉州府文庙9月1日的开学仪式拜孔子、分红蛋,基督教信众与市民一起过圣诞节等体现多元文化融合的代表性场景,通过移动屏的形式,以二维、三维视频和照片呈现在参观者面前。“这些泉州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对于外地、外国朋友而言,正是文化包容性的有趣体现。通过移动屏,我们试图呈现这些生活场景。”

作为展示馆的辅助馆,同在海交馆主体楼一楼的外来宗教石刻陈列馆,也正在提升改造中。陈列于此的丰富宗教碑刻等珍贵文物,除了部分用于补充展示馆展陈文物,其余将根据需要进行适当调整,辅助说明通过海外交通贸易,外来人士在泉州长期生活,并留下丰富遗存。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