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赤潮发生期间 餐饮单位严禁购进不明来源贝类产品

泉州晚报

赤潮发生期间,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提醒餐饮单位——

严禁购进不明来源贝类水产品

泉州网6月15日讯 (记者陈云青 通讯员黄珊珊 王伟成)针对之前泉州市石狮、惠安发生赤潮,近日,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部署加强水产品市场监管工作,严禁赤潮发生区域水产品流入市场及餐饮环节,预防误食污染水产品中毒事件发生。

连日来,我市食药监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全面检查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食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及餐饮服务单位,督促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严格落实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制度,严防相关单位使用加工或销售来源不明、受污染的水产品;督促市场开办者依法严格履行食品安全管理义务;督促入场水产品经营者落实进货查验制度,严禁购进赤潮发生区域水产品;督促餐厅与集体食堂加强对食品加工工具、用具、容器、场所的清洗消毒,严格执行生熟分开、充分煮熟煮透等食品保存和加工要求。

执法人员还约谈晋江华洲水产品批发市场开办者,要求通知入场贝类经营者自14日起不得购进、销售来自赤潮区域的贝类水产品,不得经营来源不明的贝类等水产品。同时,约谈泉州市餐饮协会、海鲜协会等行业协会负责人,要求加强会员自律,赤潮发生期间严禁购进、销售、上桌产自赤潮发生区域和不明来源的贝类水产品。

相关新闻

赤潮期间 谨防贝类毒素中毒

我省赤潮灾害监视监测网报告显示,近日,我省一些海域发生赤潮现象。泉州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赤潮期间,市民应谨慎食用贻贝(淡菜)等贝类产品。

赤潮来临市民如何防范

贝类毒素主要分为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神经性贝类毒素和记忆缺损性贝类毒素等四大类。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占贝类毒素中毒的80%,其潜伏期短,仅数分钟至二三十分钟。开始唇、舌、指尖麻木,继而腿、臂和颈部麻木,然后运动失调。有的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最后出现呼吸困难。膈肌对此毒素特别敏感,重者2—24小时因呼吸麻痹而死亡。病程超过24小时者,预后良好。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物。

当赤潮来临,我们如何防范?每年赤潮发生时,海洋与渔业部门都会发出预警,发生赤潮海域的海产品禁止上市销售,等赤潮过后,抽检合格才允许上市销售。市民在赤潮预警期间,不要在市场上购买非正规渠道销售的贝类水产品,防止中毒事件的发生。发现有售卖行为的商贩,应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报告。食用贝类等海产品后,一旦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和腹部绞痛、四肢肌肉麻痹等症状,必须立即至医院接受救治。煮、蒸、炸的烹饪方法未必能消除毒素,所以发生赤潮期间请谨慎食用贝类海鲜。

慎食赤潮地区贝类海鲜

常见贝类海鲜有以下这些:

海虹,名字里虽然有个虹字,一眼望上去,却是黑黝黝的一对壳,特别是国产海虹,更是黑得通透。

文蛤、花蛤,对于把它当作食物的人来说,差别只有壳的颜色不同而已。目前我们市场上吃到的文蛤、花蛤都是人工养殖的。

生蚝,蚝乃软体有壳、依附寄生的动物,咸淡水交界处所产尤为肥美。蚝有两个贝壳,一个小而平,另一个大而隆起,壳的表面凹凸不平。

翡翠螺,螺壳在焯水之后通体碧绿,像珠宝一样。翡翠螺在打捞上来之后马上进行零下30℃的急冻,可以保持新鲜。

大连鲍,就是产自于大连的鲍鱼,它们跟我们在海鲜酒楼里吃到的那些珍馐美味——鲍鱼海参中的鲍鱼都是同族同根的。

蛏子,学名缢蛏,属软体动物,生活于河口或浅海内湾。夏天是盛产蛏子的季节。蛏子最常见的一种叫长竹蛏,两壳形似长竹筒,因此而得名。

禁止在赤潮发生水域游泳

赤潮发生水域禁止游泳或进行水上运动。

据专家分析,主要是由于:高度密集的赤潮生物改变了海域水色,降低了海水透明度;赤潮水域分布大量的赤潮生物分泌液和残骸,会粘污人体;赤潮生物被细菌分解,会使海水腥臭,水体恶化,海域质量下降,不利于人体健康;在有毒赤潮水域中游泳或进行水上运动,会引起皮肤过敏或呼吸困难、呼吸道感染和腹泻等。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