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市印发深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个配套实施方案,分别为《关于构建全市移风易俗工作格局的实施方案》《关于在深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落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工作任务的实施方案》《“志愿情·泉州红”活动实施方案》。
三个方案,以我市被确定为全国农村移风易俗工作试点市为契机,积极推动相关工作立法,力争用2—3年推动形成崇尚文明、勤俭节约的良好社会风尚;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扩大公益宣传影响,在全市营造浓厚氛围;深入开展“志愿情·泉州红”活动,引导激励广大市民踊跃参与志愿服务,使“志愿泉州”成为城市的新特质。 □记者 林书修
移风易俗
“一约四会”制度化
根据方案,2017年底前,全市50%以上村(社区)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村规民约(以下简称“一约”),建立健全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等“四会”,切实发挥在遏制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奢侈浪费、失信失德、黄赌毒等陈规陋习方面的作用,取得明显成效。
2018年底前,绝大部分村(社区)建立起“四会”,移风易俗作为村规民约的主要内容,群众对移风易俗工作的满意率达85%以上。
到2020年,完成移风易俗工作立法,确保陈规陋习治理有法可依,全市村(社区)“一约四会”建设实现制度化、常态化、法制化,移风易俗成为村民(居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构建“12345”格局
着力构建移风易俗12345工作格局,即:聚焦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这一重点,抓住宣传教育、综合治理两个关键环节,明确近期、中期、远期三个目标,坚持先进引领、问题导向、群众主体、因地制宜四个原则,开展核心价值观融入、党风政风引领、婚丧礼俗整治、文化诚信教化、文明村镇创建五项行动。
核心价值观
突出做好“七进”工作
根据方案要求,为深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在全市形成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结合我市实际,要突出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七进”工作:进公园(广场)、进社区(村镇)、进街道、进学校、进企业、进公共场所、进显著位置。
引领文艺作品创作
通过精彩故事、鲜活语言、丰满人物传递真善美,传递积极的人生追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要创作一批革命历史、优秀传统文化、最美精神题材的影视剧、歌曲、美术、书法作品,大力宣传推广“海丝泉州”“闽南文化”。充分运用影视剧、小说、诗词、戏剧、歌曲、曲艺、舞蹈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采用各种民族民间文化样式,生动活泼地传播核心价值观。
“志愿情·泉州红”
志愿参与受众更多
结合深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深入开展“志愿情·泉州红”活动。到2020年,“志愿情·泉州红”实践活动更加丰富、公众参与更加广泛、品牌效应更加彰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志愿服务品牌。全市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常住人口13%以上,每万人拥有依法登记的志愿组织达到8个以上。
培育20个品牌团队
强化社会化招募,引导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以属地为主,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登记注册,有志成为志愿者的市民可向所在单位、社区或志愿服务组织申请注册,也可直接到“志愿泉州”(http://qz.fjvs.org/)网站进行个人网上注册。
落实各地各部门志愿者在“志愿泉州”注册,推动注册志愿者广泛参与志愿服务、年人均参与服务超过25个小时。推进志愿服务组织“六有”(有场所、有标识、有队伍、有档案、有制度、每季度至少有开展1次活动)建设,培育20个志愿服务品牌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