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15种类 一封信可能半年都到不了
几张旧单据带你“穿越”到民国英都邮局
英都镇荣星村土地公街50号,曾经的民国邮政代办点所在地。
海丝商报5月25日讯(记者 伟励 香珠 李想 文/图)交通、通信不发达的时代,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纸薄薄的书信,要翻越千山万水,甚至漂洋过海,才能传递到目的地邮局,再送达收信人的手中。战火纷飞的年代,书信带来的更是亲人的思念和牵挂。
记者昨日获悉,南安英都镇良山村洋厝村民洪伟财家里有民国时期“英内邮局”(英都旧时称英内)开展业务的票据表册,见证英都邮政局的那段特殊历史。
挂号信、明信片
邮局经营种类多达15样
昨日上午,记者在洪伟财的家中看到,这些资料包括英内邮局“中华邮政寄发函件清单”档案1册,“中华邮政挂号邮件清单”档案1册,还有当时《泉州日报》开具给英内邮局发行报纸的报资收据2册。纸张虽然已经泛黄,但无论是手写字、印刷字还是盖上的印章、邮戳,都还非常清晰。
在“中华邮政挂号邮件清单”的其中一页,记者清晰地看到,邮件的原寄局为“英内”,接收局为“福州管理局”,黑色邮戳清晰地显示“福建·英内”及年月日等字样。从这本资料可以看到,有从南安寄到大田,寄到晋江、永春等地的信件,从纸上可以看到英内邮局经营的种类较为丰富,有双挂号、明信片、新闻纸、货样、小包邮件等15样。
而在《泉州日报》的报资收据显示,直至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泉州日报》南安代派处开给的订报收据,仍称交款方为“英内邮局”,地址“英圩”。
“当时整个英都镇的书信往来、订阅报纸、收发邮件都是在‘英内邮局’。”洪伟财告诉记者,他的祖父洪修德从1936年开始,在当时的“竖仔街”50号和52号同时经营邮局和药铺,直到1954年公私合营,才将邮局移交给南安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