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古城风貌 延续城市肌理
昨日,住建部在泉州市召开《泉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以下简称《规划》)技术审查会。专家学者们济济一堂,提出真知灼见。下一步,设计团队将根据审查会上提出的修改意见,对规划文本进行修改完善。
坚守保护理念
早在1983年,泉州市就编制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提出古城“三片一线”的保护重点,以古城保护整体框架为前提,根据组成古城各元素的分布情况和保护价值进行具体规划。1999年编制的《泉州市古城保护整治规划》里,将古城分为核心保护区、风貌保护地段和风貌重点整治区三个层次进行分区保护。随着时间推移,泉州市古城保护发展坚持“三留一活化”,即留形、留人、留魂,文化和业态活化的基本原则,陆续制定了古城保护的相关规定,并严控违建行为,使城市特色在城镇化进程中,得以保护和延续。
今年,泉州市被住建部列为第二批“城市双修”试点城市。目前,泉州市正委托相关设计部门,开展“双修”整体规划设计工作。而“城市双修”的试点工作,将重点在古城区域内展开,以“双修”为抓手,推进老城区特色风貌的保护,统筹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优化空间环境质量,提升城市活力,最终实现老城区“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建设目标。
启动《规划》修编
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加速,泉州的城市风貌有了很大改变。1983年版保护规划所提出的高度控制、风貌保护、交通调整等措施,以及保护规划工作,均需要调整与提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从国家到地方,对名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的重视程度都在不断提高,对名城保护和规划编制提出了更高要求。2014年,泉州市启动《规划》修编。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与泉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设计团队,共同承接规划的编制工作。
在《规划》中,初步确定了“一核、两轴、多片区”的保护结构。“一核”指的是历史城区及其周边环境,“两轴”指的是泉州的沿海海洋文化交流遗产聚集带和内陆至泉州湾文化交流遗产聚集带。多个片区则指向全市范围内的多处文化遗产聚集片区。
调查走访中,设计人员初步梳理出泉州市作为第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所具有的突出价值。首先,泉州历史遗存众多,其中有一部分已被列入“古泉州(刺桐)史迹”申遗遗产点;其次,泉州是传统文化活态传承最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闽南文化活态传承的核心空间,不仅有清晰的人文传承脉络,被誉为活态的“宗教博物馆”,更是通过丰富的民间信仰,形成本土文化的突出特征;第三,泉州是全国著名侨乡,与华侨相关的建筑、设施及事迹众多,受此影响的骑楼、番仔楼分布广泛,侨乡文化特点极为突出;第四,泉台交往活动密切频繁,泉州涉台文物众多,是闽台历史文化渊源的集中体现地。
在以“山—城—江—海”为一体的山水格局中,古城因循自然的“鲤鱼城”形态,水网纵横、双塔制高、园林密布的格局,以闽南红砖大厝、骑楼、番仔楼为主的建筑风貌等特色,与城市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一起,共同构成了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鲜明特征。
专家谈名城保护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所长、高级城市规划师胡敏: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上看,应立足于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在城市建设中一盘棋考虑。要兼顾文化概念上的名城保护规划和管理层面上的保护,通过保护工作促进城市的发展、转型,并与新城区的空间发展结合起来。
福建省文物局原局长、福建省文物考古博物馆学会会长郑国珍:关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要突出文化特色,重视区域统筹,并对生态环境、高度宽度等提出明确管控要求。如清源山这样重要的山体,应该对植被保护和生态环境的多样化做详细的规划保护要求。
原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黄汉民:谈保护规划,就是要真正延续过去的传统特色,凸显城市的文化特色。与此同时,可以细致地研究泉州的建筑特色。比如,同样是出砖入石、红砖厝、骑楼,泉州、厦门、漳州都有些许区别。通过《规划》的研究,能为今后城市建筑的维修、整治、更新提供重要指导作用。(记者 蔡紫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