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现有各类医联体项目59个 四种组织模式促发展

东南早报

组建医联体 好资源下基层

医院联姻、精准对接,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得以提升,老百姓在基层也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这样喜闻乐见的事,正是近来老百姓们热衷讨论的医疗联合体系(以下简称“医联体”)建设工作。

记者从市卫计委了解到,日前,《泉州市区域医疗联合体系建设工作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已印发实施。据悉,开展医联体建设,是整合区域内医疗资源,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建立合理有序分级诊疗模式的重要内容。

医院牵手搭建医联体 优质资源下沉基层

据介绍,今年4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试点,鼓励发展紧密型医联体,充分发挥三级公立医院技术辐射和带动作用,利用技术帮扶、人才培养等手段,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基层,不断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居民健康守门人能力。换句话说,医联体建设即医院的“手拉手”工程,通过牵手协作,实现优质资源下沉基层。

根据《方案》内容,泉州市医联体运作框架已初步搭建。根据市区医疗资源情况,兼顾现已形成的合作关系,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分别组建市一院、医大附二院、市中医院、市儿童医院、市第三医院为牵头单位的5个医联体,鼓励其他有条件医院积极组建各种形式的医联体,组成市县纵向医疗联合体系。据悉,目前全市已形成各类医联体项目59个。

市卫计委每年将对医联体建设情况进行督查考核,重点考核牵头单位资源下沉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情况,遏制医院“跑马圈地”“虹吸”现象,考核结果作为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医改重点工作评价的重要依据。

《方案》还明确了泉州市医联体建设的两个时间节点,一是通过医联体建设,以网络信息化为依托,促进优质资源向下流动,到2017年底,上下联动、分工协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明显提升,就医秩序更加合理规范。二是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医疗联合体系,为患者提供连续服务,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四种医联体组织模式 因地制宜促发展

《方案》要求,根据泉州市区域卫生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等有关要求,结合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充分考虑医疗机构地域分布、功能定位、服务能力、业务关系、合作意愿等因素,分区城、分层次就近组建医联体。一般由高级别医疗机构(以下统称牵头单位)牵头,联合数家不同级别、类别的医疗机构(以下统称成员单位)组成。鼓励将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纳入医联体。医联体主要有四种组织模式:

医联体(即医疗联合体)。是城市开展医联体建设的主要模式。以1家三级医院为牵头单位,联合若干城市二级医院、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建“1+X”医联体,纵向整合医疗资源,形成资源共享、分工协作的管理模式。

医共体(即医疗共同体)。是农村开展医联体建设的主要模式。重点是以“县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一体化管理,并与乡村一体化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县医院的城乡纽带作用和县域龙头作用,形成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疗工协作机制,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

专科联盟。医疗机构之间以专科协作为纽带形成的联合体。根据我市医疗机构优势专科资源,以一所医疗机构特色专科为主,向上可联合北上广等大城市一流医院的优势学科、同区域联合其他医疗机构相同专科技术力量,形成市域内若干特色专科中心,提升解决专科重大疾病的救治能力,形成补位发展模式。

远程医疗协作网。依托我市信息平台及县城内6大中心建设,鼓励二级、三级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远程医疗服务,提升远程医疗服务能力,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提高优盾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记者 郭晓冰)

[责任编辑:黄如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