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为爱从贵州远嫁惠安农村 慈母手中线温暖儿和家

泉州晚报

为爱从贵州远嫁惠安农村,儿子7岁时丈夫遇车祸去世——

慈母手中线 温暖儿和家

19年前,第一次到惠安山霞镇山腰村杨思明家时,来自贵州的女孩陈富苹惊呆了——石头房又黑又旧,一边已经垮塌,家中还有80多岁体弱多病的婆婆需要照顾。不过转念一想,只要是和心爱的他一起生活,她愿意克服任何困难。2001年,儿子出生,尽管夫妇俩需辛苦地打工养家,一家人依然很幸福,直到儿子7岁,杨思明出车祸离他们而去。本想跟着丈夫一起走的陈富苹,看着年幼的儿子,咬咬牙下定决心:“只要有阳光雨露,小草就能长大,我不能放弃这个家。”

多年来,陈富苹一针一线织就温暖的家。

多年来,陈富苹一针一线织就温暖的家。

为爱 粗茶淡饭也甜

陈富苹所说的老房子到底有多糟?4月29日上午,记者在她的带领下,进入一栋堪称“危房”的石头房。石头房并不大,未经装修,不带洗手间,一侧屋顶已经垮塌。“本来我们住那间垮了的房间,后来搬到另一侧,”她笑着用流利的闽南话说,“这个房间是我们的,隔壁是婆婆的。住进来后,我们简单粉刷了一下,不然太黑了。”夫妇俩的房间墙上贴着不少明星海报,可想当年,房子虽破,两人还是将房间布置得温馨整洁。由于没有洗手间,她需要到屋外的旱厕解决。“我们到井里挑了水,倒在这里。”她指了指大门旁用砖头围的“水缸”。

“在工厂打工认识他,2年后结婚,跟他到家里。”说起1998年的往事,她有些害羞,“他长得高,外形也好,很疼我,对我百依百顺。”每天,丈夫外出“打石头”,她负责照顾体弱的婆婆,一有空就到服装厂做工。虽然每天粗茶淡饭,还是很开心。2001年儿子出生,看着乖巧的儿子茁壮成长,他们的日子越过越甜。

为儿 放弃轻生念头

甜蜜的日子才持续了几年,就被一场噩耗打碎了。

“他像平时那样去打工,回家的路上出了车祸……”回忆起2008年丈夫走的那一天,眼泪瞬间从她的双眼涌出,“我差点跟他去了。”当时,儿子还在读小学一年级,她抱着哭泣的儿子,“跟着丈夫去”的念头才慢慢变淡,“他还那么小,如果我走了,他就成了孤儿,我不能走啊。”这时,懂事的儿子劝慰她:“妈妈,我长大了会孝顺你,照顾你的。”

虽然决定与儿子相依为命,悲痛的她还是有一年多无法出门工作。“婆婆也很伤心,我在家照顾她,两个人就互相安慰。”那时,一些村民议论纷纷,说她可能回贵州老家,她并未理会那些流言蜚语。直到家里“无米下锅”,她知道自己不能再消沉下去,必须站起来撑起这个家。

为家 再苦再难都值

为了照顾好儿子和婆婆,她继续到服装厂打工。山腰村委会带她到山霞镇政府办理了最低生活补贴,每月340元。老房子一天比一天破旧,一下雨就漏水,她便用丈夫去世时拿到的赔偿金,加上亲戚好友筹措来的钱,建了一栋二层民房。

如今,在她的新家,一楼有一个房间放着缝纫机和不少衣料,墙上则挂着丈夫的遗照,仿佛想让丈夫看到自己努力工作的样子。她说,3年前婆婆去世后,她将更多的时间用在打工上,“服装厂老板很照顾我,让我拿点衣服到家里专心做”。

由于资金短缺,房子尚未装修,不过陈富苹觉得很知足了。“平时在家,儿子会洗衣服、拖地、做饭,帮我做家务。”她满脸笑容地说,16岁的儿子已长成身高1.75米的帅小伙,正在山霞中学读初三,“虽然日子还是苦,每个月只能赚几百元,但儿子孝顺懂事,成绩也不错,回头看看十几年来走过的路,不管多艰难,都值了!”(记者 陈灵/文 陈小阳/图)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