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州的好东西要让全世界知道
开栏语
1月26日,“古泉州(刺桐)史迹”被推荐为2018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包括16个申遗遗产点在内,泉州的文化遗产遗存灿若星河,惊艳了时光,惊叹了众人。
这些引人瞩目的文化遗产之所以保存至今,与古往今来人们薪火相传的保护密不可分。今起,本报开设“文化遗产里的泉州故事”栏目,通过采访与此相关的文保工作者、专家学者、普通群众,讲述他们与文化遗产之间那些值得分享的故事。
核心提示
前不久,从本报看到1991年曾来泉考察海丝文化的迪安博士重访古城的消息,恰巧在泉州的78岁老人黄星耀,拿出珍藏的一本本剪报,用手轻轻摩挲着那些看了不知道多少遍的内容,骄傲而满足——剪报夹里装着的,是他自1974年移居香港之后,或发表,或搜集的关于家乡泉州的相关报道。而这其中,大部分主题与海丝文化有关。
“我们的古泉州(刺桐)史迹获得那么多关注,这让离开家乡的我很自豪,更有了使命感。”黄星耀说,40余年在外,对泉州、对海丝的自发推介与由衷热爱,让他在知悉“古泉州(刺桐)史迹”被正式推荐申报2018年世界文化遗产时,欣慰而骄傲。
□本报记者蔡紫旻
身在“三洲芳草” 种下护遗种子
“出了泉州南门往江上走,便是过去所说的‘泉州十景’之一——‘三洲芳草’。我家住的地方当时名叫桥尾,‘三洲芳草’中的顺洲,就是桥尾一带。”黄星耀住的地方,在历史上,也曾见证老城区南城门一带“朝为原宪暮陶朱”的海外交通贸易繁荣盛况。
后来,黄星耀知道了“三洲芳草”的故事,他没想到,这种因为出生地而与海丝文化建立起的天然联系,日后会对自己产生那么大的影响。
对于泉州历史文化,黄星耀先生如数家珍。 (林劲峰 摄)
1956年,泉州发生洪灾,当时还是中学生的黄星耀加入抗洪抢险队伍,与公安民警一起,把位于桥尾街低洼地带的老人、孩子送到安全地带。那场洪水冲垮了家里的房子,带给他一生的病痛——风湿关节炎,却也让他明白,因为深沉的爱,家乡发生的一切都让他牵挂。此后由于机缘巧合,他结识了一群本地文史专家、学者,对泉州的海丝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1974年,移居香港的黄星耀抑制不住对家乡的思念,在工作之余,他开始搜集与泉州有关的消息。
“我每天看报纸,只要发现香港的报纸刊登跟泉州有关的消息,就复印下来,做成剪报。”黄星耀说,他不光在报纸上寻找家乡的影子,也在各种书籍里发现泉州。在寸土寸金的香港,许多普通人家并没有占空间的书柜,而在黄星耀家中,书柜是他必需的家具。
他搜集关于泉州的各种资料,大部分与历史文化有关,尤其是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那年,一位多年好友看到报纸上刊登了《光明之城》的中文节选之后,马上告诉黄星耀。黄星耀说,“我一看到开心得不得了,这是《光明之城》的内容第一次刊登在香港的报纸上,印象中,泉州的媒体尚无介绍过中译版,我马上买了10多份报纸,寄给家乡朋友。”
当年写的史迹 如今列为申遗遗产点
随着对家乡文物史迹了解的深入,黄星耀也开始写泉州。
“香港被人们称作‘东方明珠’。咱们泉州是宋元时期的东方大港,我就给报刊投稿,认为泉州是古时候的‘东方明珠’。”
笔耕不辍的黄星耀通过文字,让许多离乡背井在外打拼的泉籍华侨、华人,对家乡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1987年,菲律宾的《菲华时报》为纪念市舶司在泉州设置900周年,策划推出系列报道,介绍与泉州有关的文物史迹。香港的朋友立刻将他推荐给了报社,“写泉州史迹,黄星耀很合适!”
接到这一邀约,黄星耀十分兴奋,积累多年的资料像放电影一般,一帧帧从脑海中闪过,他很快列出了30多个待介绍的文物史迹名单。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每晚他在灯下伏案赶稿,实在困了,就喝茶提神。由于时间有限,名单上的文物史迹没法全部介绍,而由黄星耀精选出来的12处古迹,加上一篇总体介绍,在《菲华时报》“刺桐古港·名驰寰宇”栏目中的《泉州海外交通史迹文物选揽》,分13天推出。这其中,清净寺、圣墓、九日山、开元寺、天后宫等史迹,与今天的“古泉州(刺桐)史迹”申遗遗产点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