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曾来泉考察海丝文化、现任国际良知遗址联盟主席的迪安博士,昨日在为他个人举行的座谈会上动情万分——
我对泉州有着家乡般的感情
这是一场座谈会,却更像一场老朋友的聚会。
“我太高兴了,我的泉州老朋友都在这里。”重访泉州的杜杜·迪安博士难掩兴奋。
1991年2月14日至18日,联合国“海上丝绸之路”考察队乘坐“和平方舟”,来到昔日的“光明之城”泉州,留下“这是‘海上丝绸之路考察’最大发现”的赞叹。对于这趟考察之行,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项目协调员迪安博士记忆犹新——在前来的航程中,他们“未到泉州、先结善缘”,搭救了8名海上遇险的泉州渔民;到达泉州后,他们邂逅了九日山摩崖石刻等珍贵多元的海丝遗存。
20日至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青年创意与遗产研习班在泉州举行,现任国际良知遗址联盟主席的迪安博士,也是受邀参会的重量级专家。昨日下午,泉州为博士安排了这场特别的“聚会”——当年联合国“海上丝绸之路”考察队的泉州队员、获救的泉州渔民代表以及文化专家,欢聚一堂,以“叙旧”的形式,欢迎老朋友迪安博士“回家”。 □记者 许雅玲
迪安博士(中)与当年“和平方舟”救起的泉州渔民代表重聚(陈英杰 摄)
考察队员“他的‘泉州’二字发音标准”
作为当年联合国“海上丝绸之路”考察队一员,福建省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会会长陈达生回忆起当年的考察之行,感触颇深。这是他第一次和迪安博士接触。
“在船上,我一天到晚都跟他们讲泉州的史迹。越讲越多,快到中国海岸时,我和迪安博士有了共识,他说这就是‘泉州学’。”陈达生说,后来考察队在泉州考察时,迪安博士表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成立一个目标性的研究机构,像研究敦煌一样,组织国际上的学者专门研究“泉州学”。
最令陈达生印象深刻的是,一念“泉州”二字,很多外国人发音发不准,“但迪安博士对泉州情有独钟,在船上经常练习读这两个字,后来我发现他念得非常标准。”
得知迪安博士重返泉州,陈达生非常激动,“当我们重温海上丝绸之路时,一定不要忘记迪安博士为泉州做的努力!”
和陈达生同样激动的还有泉州海交馆名誉馆长王连茂:“感谢他肯定了泉州在中国航海史上的重要地位!”当年,联合国考察队在泉州考察时,迪安博士评价说:“在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上,有两个文化机构最为著名和重要,一个是埃及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另一个就是中国的泉州海交馆!”
获救渔民“感谢迪安博士伸出援手”
当年“和平方舟”救起的泉州渔民代表邱火柱和邱国雄也来到了座谈会现场。
回忆起1991年2月8日获救的情景,邱火柱历历在目。当年,他们乘坐的渔船在海上作业时,船上主机突然发生机械故障,船只失去动力在海上漂流。受限于当时的通讯技术,船上的通讯设备无法与岸台取得联系,不能及时得到救援,渔船漂流了整整14天。就在这时,“和平方舟”经过附近海域。在向考察队求救后,邱火柱、邱国雄等8名渔民被船员接到“和平方舟”上,幸存下来。
1991年2月10日的泉州晚报真实记录下了这段千年后“海上丝绸之路”的珍贵中外友谊,《“和平方舟”搭救8名泉州渔民》刊登后引起了不小反响。
渔民代表再次表达感激之情,迪安博士却说:“当时我们救起的渔民,也是我们和泉州结缘的见证。”
迪安博士“该是泉州绽放的时候了”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为个人举办的座谈会,特别是国外朋友。泉州人民非常重情谊、讲礼节。”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处长申玉彪如是说。
这样的情谊,迪安博士始终铭刻在心。他谈起对泉州的第一印象——“我们来到泉州时,我感受到这里人民的热情、活力,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在泉州发现了一直在找的东西,那就是丰富的民俗文化、多元的宗教文化生长在同一片土地上。”
1991年考察结束后,1994年、1997年,迪安博士两次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来泉考察。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泉州确认为全球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2014年10月,泉州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总部举办的《中国一日·重返泉州》系列活动,迪安博士从百忙中拨冗,赶到活动现场,不断地向参加活动的人们介绍他曾经熟悉的中国泉州。
“我对泉州有深深的感情。我经常跟我的朋友讲泉州的故事,也经常向我的中国朋友了解泉州的发展。”迪安博士对泉州文化发展非常有信心,他坦言,“该是泉州绽放的时候了。我们现在为海丝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在未来结出硕果。泉州要调动所有的力量来发现历史、发现自我,努力让泉州海丝文化遗存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座谈会行将结束时,他动情地表达“泉州就像我的家乡”,与会的老朋友们则热情回应“希望你经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