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亦园先生
海峡都市报4月20日讯(记者 陈莹钰 综合)前日19时,著名人类学家、台湾“中央研究院”李亦园院士于台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逝世,享年86岁。这位从泉州走出的温陵之子,1948年赴台,直到1989年,已是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新竹“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的李亦园,在人类学研究上堪称代表性大家。但他最为乡人所熟知的,还是他对“泉州学”建立的推动。
大师已逝,除了缅怀追思,他留下的学术瑰宝和精神,值得深耕和传承。
一个离乡40年的游子
他日华夏终一统,切望魂兮归乡来
1948年,17岁的李亦园前往台湾。他在晋江古渡口拜别送行的母亲,约定一年后回来看望,但没想到,一别就是40多年。
直到1989年,李亦园已然不是当年出发求学的铿锵少年,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新竹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等学术成就加身,他研究的领域广涉人类学、文化学、比较宗教学、神话研究,并以华侨社会以及华南、台湾汉民族间文化为田野研究对象,他成为著名人类学家。这时,他才第一次回到大陆,看望90岁高龄的母亲。次年,他将父亲李根香骨灰由菲律宾送回故里,安葬于泉州清源山麓。
2002年6月,李亦园因病住院时,题诗道:“奉回故土老亲骸,却留己身在蓬莱。他日华夏终一统,切望魂兮归乡来。”
一位“泉州学”的大家
建立“泉州学”理论框架,心系海丝申遗
1991年11月8日,中国泉州学研究所正式成立,标志着泉州学研究进入新阶段。对故乡厚重的情结,让李亦园对泉州学的研究深入而独到。
1999年,在“海峡两岸泉州学学术研讨会”上,李亦园先生进行了论文《泉州学的新视野》的专题演讲。论文阐释了“泉州学”的性质、特点与研究范畴,以及研究“泉州学”的方法论问题等。有学者认为,“泉州学”至此有了自己的理论框架,“泉州学”因为有了李亦园先生的阐释和指引而得以确立。
2002年,在为“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而召开的学术研讨会上,李亦园提交了《释论泉州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之内在文化意涵》的论文。论文中以“海洋经验与海洋性格”来形容泉州文化的特质。李亦园认为,长久作为世界文化交流接触中心的泉州,其居民有海洋心胸与性格,乐于接触远方事物,喜爱与不同文化的人交往,而以平等互惠的心态结交朋友,绝不具政治企图与殖民心态,这可以作为世界公民学习的价值典范。
有媒体评价,李亦园“对‘泉州学’的确立、构建和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成为最早推动两岸三地多领域学术交流的学者之一。”
一位可敬可亲的长者
幽默而亲和 仅有一面之缘却让人敬仰
林少川,是泉州学研究所所长,2003年中秋佳节,当时还是记者的他曾到李亦园位于西街的老家拜访。在他记忆里,问及回乡欢度中秋感想时,李亦园指着茶几上的月饼幽默地说,“月是故乡明,饼亦故乡香”,把大伙都逗乐了。
在聚会上,李亦园思及母亲,“我仅陪伴她四年,她就去世了”,不禁泛起泪花。这是李亦园教授第二次在泉州过中秋,温馨的合家欢乐,让林少川至今都记忆犹新。
市民吴女士曾与李亦园教授有过一面之缘。那是2009年前后,她记得,李亦园教授当时戴着氧气瓶,但谈起学术研究和泉州学,依然精神奕奕。李亦园说,学术研究不仅要有宏观框架,更要有微观的细节研究。在做田野调查时,李亦园留意到不同经堂庙宇、祭奠不同的身份的人所烧的香纸都不同。面对晚辈,李亦园没有称其“小吴”,而是随着弟弟李少园教授唤“吴老师”。“这样的学术大儒却不如世故中排资论辈,让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