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石碑隐匿山间 传为五郎化身地”追踪:
圣旨石碑当墓碑 专家称奇
专家现场考察,认为石碑有很大的发掘空间
海峡都市报4月19日讯(记者 杨江参 田米 通讯员 张清燕 文/图)在南安省新、美林一带,至今保留着信奉“杨家将”的民俗,当地还流传一块关于杨五郎的圣旨石碑,村民们坚信师公墓就是杨五郎的化身之地。
该墓为何出现在此?村民们的说法停留于口口相传,缺乏相关文字记载。昨日泉州市两位文博专家现场考察后,均坦言是首次见到这样的圣旨石碑,所谓的师公墓是否杨五郎之墓,需进行挖掘考古,寻找更充分的史料佐证。
“聖旨”为工整楷书 与落款不协调
昨日,海都记者邀请了泉州市文博专家黄真真和林德民,前往南安省新镇西埔村,现场考察师公墓。
“双龙戏珠石刻很精致。”第一眼见到圣旨石碑,黄真真就被碑额上两条栩栩如生的雕龙吸引了。她说,一般雕龙都是龙头在上、龙尾在下,而这次发现的却恰恰相反,虽然自己见过的雕龙数不胜数,但此等形态的却是首次看到,其寓意何在,目前不得而知。相比雕龙的特别,两侧碑沿所刻的缠枝花并无特别之处。
林德民退休前是泉州市博物馆副馆长,参与过成百上千次古物考察,他一眼认出石碑上的“聖旨”二字,用的是楷书,雕刻工整、流畅,足见工匠之功力。左下角的落款“光绪元年 孟夏脩理(同‘修理’)”几个字,看起来不大协调,且雕刻技术一般,让人感觉不大对劲。
两位专家均表示,用圣旨石碑当墓碑,他们都是头一次听说,也是首次遇到。
初步考察判断 圣旨石碑不是牌坊
经过再次测量,石碑正面高125厘米,宽95厘米;碑额高20厘米,碑沿宽12厘米;背面粗糙,厚度不一,左侧近14厘米,右侧约10厘米。“聖”字高13厘米、宽11厘米;“旨”字高12厘米、宽11厘米。
落款几个字,高、宽都在7厘米左右,与“聖旨”二字相比有些小,但字体偏大、字迹一般,且落款中没有点出修理人名字。据此,林德民初步判断,“聖旨”两字和落款雕刻的时间不一样,如果落款为光绪元年所刻,那么“聖旨”所刻年代肯定更早,“也许在清代之前”。他认为,最大可能是圣旨石碑是后人从别处移来,然后刻上落款。
黄真真介绍,圣旨石碑多用于牌坊,比如泉州状元街,但该石碑规格小,“圣旨”两字没那么大,且双面都有字,基本可以排除作为牌坊的可能性。此外,圣旨石碑的文字、雕刻艺术也不协调,主题不明确,简单说就是“不规矩”。这也是他们此次考察的最大发现,足见这块石碑的不寻常之处,具有很大的发掘空间。
师公求药习俗流传至今
虽然村民们都说师公墓的传说是祖上口口相传下来的,但两位专家走访时发现,师公墓山脚下有很多古厝,有些虽已破败,但从布满青苔的精美石刻依然可见当年的繁华。
92岁的黄衍全家就是一座古大厝,已有两三百年历史,土墙是后来翻建的,基础都是花岗石,上面的刻龙雕花很是精美。
老人说,他们村原本属于美林溪口村,先民生活了六七百年,听说那时就有师公墓了,当时谁家有人病了,就到墓前求药,因为灵验,这个习俗就慢慢保留下来了。老人很肯定,圣旨石碑后面是个墓,被破坏后,他曾亲眼看到过墓穴,但里面空空的。
“会出现圣旨,不是有大官就是有大孝子。”老人表示,没听说过村里出过大官,倒是有一个“八子九公”的传说,说的是他们13世先祖生了8个儿子,各自当了爷爷后,均未出现白送黑、父送子等非正常死亡现象。如今传到22世,已过了近三百年,按时间推算,落款不该是光绪元年。
根据现场初步考察,两位专家认为,村民口中的“师公墓”确实有墓的形状,但是否杨五郎化身之地,需要找寻更充分的史料佐证,同时对墓葬进行挖掘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