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资料30年 泉州72岁的他完成编撰“闽南语词典”

海丝商报

收集资料30年 编撰3年多 72岁完成老师遗愿

南安人编撰的“闽南语词典”被国家图书馆收藏

潘劲坚和他的手稿。

海丝商报4月17日讯(记者 邹思敏 李想 文/图)前30年收集资料,后3年和生命奔跑完成编撰,南安乐峰人潘劲坚的《闽南话选释》(约35万字)(下文简称《选释》)已于年前出版,并于近日被国家图书馆收藏。

手稿叠起来近一米高

编书想法源于老师心愿

近日,记者探访72岁高龄的潘劲坚住所。他住在洪梅一套商品房,位于顶楼,没有电梯。陈设简单的房间,靠阳台窗户下的几大摞厚厚的稿件十分醒目,那是《选释》的手稿。潘劲坚介绍,最厚的那一摞是一稿,全部都是手写的,有数十万字,顺数过来第二摞是二稿,接着是三稿。一稿全部用线绑好固定,三稿叠起来将近一米高。

“平时就在这阳台边上工作。”记者看到,潘劲坚的办公环境就是一张大理石的石板台配上一个小凳子。他的手稿上,满是密密麻麻的水笔字迹,还有各种天马行空的修改符号,单从手稿就能感受到完成这本书的编撰是多么大的一个工作量。

潘劲坚是一名退休中学教师,年轻时就喜欢写作,经常在报纸杂志上发表作品。至于编撰《选释》的初衷,则要从31年前说起。1986年,他在老师林忠德的影响下,开始收集闽南语资料,“当时是感觉到闽南语方言出现流失现象,就想到要为下一辈留下一些方言知识”。

1987年,林忠德和他的10多名学生,四处收集有关闽南语资料,为编撰泉州闽南语词典作准备。“听人讲过的话都记录下来,找资料,参考别人的书籍,甚至报头、电视上出现的方言也把它记录下来。”潘劲坚回忆,收集资料的过程是非常繁琐的,有时候一些书籍上的条目没有注析,他们就自己拿过来注释,倾听别人的意见进行修改。

经过多人几年的努力,他们完成了泉州闽南语词典的收集和大部分的编撰工作,但最终因为没钱,该书没能出版,成果甚至被他人窃取出书。后来,林忠德也去世了。

但这些都没让潘劲坚退缩,他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要继承老师的遗志,完成闽南语词典的编撰。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