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普查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源实录》出版

泉州晚报

泉州市“非遗”瑰宝家底亮明

历时十多年普查和研究整理,《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源实录》日前正式出版,全面展示我市“非遗”瑰宝。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受到全球瞩目,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座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等三大类别遗产的城市,泉州南音、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闽南民居)营造技艺、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项目、福建木偶戏等饮誉海内外的项目至今影响着广大百姓的生产生活,但这些只是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典型代表。那么,泉州到底有多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它们的分布和种类是怎样的?它们的生存保护状况是怎样的?2005年10月,我市为了摸清自己的非遗“瑰宝”家底,全面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历时近五年才完成。

在这五年时间里,我市文化系统投入普查人数2332人,社会力量参与8807人,掌握到的143444条普查线索中,以人生礼仪、民间文学、岁时节令、民间信仰居多,分别占20%、16%、15%、15%。所调查的18312个项目中,民间文学居多,占28.1%;其次分别是人生礼仪、民间信仰、岁时节令、民间手工技艺、消费习俗、传统医药等。普查内容涵盖了全部17个门类,100多个种类。普查地域覆盖面广,全市有163个乡镇(街道),平均每个乡镇(街道)调查项目112个;全市有2445个村(社区),平均每个村(社区)提供普查线索58条。

“历时五年的非遗普查,其实是一次各界积极参与的非遗保护实践,它体现出的是一种广大民众对母体文化敬畏、崇拜、热爱的情怀,一种难能可贵的文化自觉。”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说,为了对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进行总结和展示,从2011年启动了《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实录》的编纂工作。(记者陈智勇)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