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人才项目合作对接南安举行

海丝商报

记者庄晓丽文/图

29日,海峡两岸(闽台)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人才项目合作对接会泉州专场在南安举行,当天达成40多个意向合作项目,九成意向方是南安本地企业、单位;16家泉州企业与台湾代表签约。南安市领导王春金、王连赞参加对接会。

据悉,海峡两岸(闽台)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人才项目合作对接会有福州专场和泉州专场,以“推动两岸智造合作发展,携手共同建设两岸家园”为主题,旨在推动福建省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促进制造业做强做大。

中国海峡人才市场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叶金山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对接会,能真正架起两岸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领域企业、人才交流与合作的桥梁,促成更多项目落地福建泉州、落地南安;希望更多台湾高端人才来福建泉州、来南安寻求发展机会,扎根创新创业,创造精彩人生。

“此次台湾中华海峡两岸企业交流协会、台湾机器人产学研究联盟组织了48名企业代表和专业人才、100多项智能技术与项目来福建参加对接洽谈。”台湾中华海峡两岸企业交流协会监事长连文滨表示,“大陆有广大的应用市场和优秀充沛的人才,而台湾在全球机器人产业链中占有一席之地,双方开展交流合作,必能发挥最大的互补效益,将机器人产业发展成为全球的亮点。”

台湾项目受青睐闽台企业谋共赢

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台湾参会代表被省内企业代表团团围住,了解项目情况、洽谈合作意向。

“‘小安小安,跳舞’,‘小安小安,前进2步’。”在台湾精卡科技股份公司展板前,随着该公司总经理潘永钦一声令下,机器人“小安”跟随音乐挥动四肢跳起舞来。

潘永钦这次带来了“小安机器人”和洁环Ring尿湿检测器,寻求以“技术入股”为合作方式的合作方。潘永钦说,小安是个可以行走的机器人,具备手机通话及上网互动学习功能,能提供居家陪伴、资讯答疑、娱乐休闲等服务,技术成熟已实现量产;尿湿检测器贴于成人或婴儿尿布外,侦测尿湿及体温变化情况,确定尿布使用情况。

南安一家纸尿裤龙头企业负责人丁先生对尿湿检测器表现出极大兴趣,与潘永钦洽谈半个小时并互留联系方式。丁先生说,在大陆的纸尿裤行业里,不少公司也在探索研发智能化纸尿裤,但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落地实施。“该发明具有大数据功能,对未来纸尿裤行业的发展很重要,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这次对接会不仅让台湾企业展示最新的机器人发明,也加强与大陆企业的交流合作,收获满满。”潘永钦说,福州、泉州场对接会有一二十家福建企业对他的项目非常感兴趣,目前已与五六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当天,大部分台湾企业与泉州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台湾发明王”王登福就接到安溪一家企业的订单,认购500台自动洗大楼机器人,“大陆有市场,台湾有技术,这样的合作要多多开展才是”。

双方签订合作意向开创扶贫新模式

除了各种前沿机器人项目,不少农业类智能化项目也引起参会企业的兴趣。

“看了四五家台湾农业企业智能化项目后,发现台湾农业更具文化创意,这是我们目前探索发展的方向,也是我们的薄弱点。”皇旗尖休闲茶庄园总经理黄宝贵说,泉州休闲农场不少,但真正有创意的不多。此次对接会,他看中了来自高雄的燕巢小区合作农场。

据悉,燕巢小区合作农场的项目核心创新点在于果树经多层次嫁接矮化后,使多种不同品种的果实结在一棵树上,以高新技术拉长果树产期,使人容易取到想要的水果。“除了食用外,我们的项目还具有种植乐趣、科普教育功能。”该农场理事何正诚说,通过智能化农业项目,使产、教、娱三者合一,农创结合文创,带动农场经济发展。

“该项目产品多样化,很适合南安休闲农业。”黄宝贵说,这次对接会,他学到先进的智能化农业发展理念,让他更加明确下一步发展思路。

除了项目推介,何正诚希望通过参加两岸交流活动,共同推动两岸农业扶贫事业发展。“希望通过成立两岸扶贫慈善会,定期举办交流活动,开展扶贫、救助行动,同时提供农业技术及人才培训,帮助贫困群众掌握一技之长,自力更生。”

何正诚的观点与来自梅山蓉中村的国务院扶贫办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副主任李土元不谋而合,双方当场签订意向合作项目表。“我们基地主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培训,鼓励贫困对象创业创新,脱贫致富。”李土元说,何正诚拥有多项农业方面的专利技术,非常符合基地今后规划的方向。

“我们有基地,台湾有技术,双剑合璧,希望开创扶贫新模式。”对于双方合作,李土元和何正诚充满期待。下一步,他们计划邀请台湾有关专家到培训基地现场教学,为学员传授最新知识。此外,基地还将组织致富带头人到台湾参观考察,引进适宜项目。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