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疑似东亚人祖先“许昌人”:生活不错有肉吃

新京报

灵井遗址地形图

灵井遗址地形图

挖掘进行得颇为顺利,开工两个月后,这里便出土了第一片石英石片。

“开始是一片,后来是成组地显露”,李占扬曾记录,到2005年底,他们已经在这里挖掘出了石制品2452件,动物化石3000多件。但一直没有出土人类化石。

2007年12月17日,受寒冷天气限制,考古队计划停工。但就在那天,那块头盖骨突然出现。

匆忙赶到灵井遗址,李占扬蹲在化石周边观察了很久,“像是看到了久违的老朋友。”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原副所长高星在那天接到了李占扬的电话。想到后续的挖掘研究工作还需要更多专业技术的支持,李占扬那天向中科院请求支援。

“当时我正在野外考察,无法及时赶过去,就邀请和选派了北京最好的专家去现场做处置。”3月16日,高星告诉新京报记者。

被高星派往许昌的专家,有中科院古人类学家刘武,古脊椎所野外化石发掘、化石修复专家赵忠义,和博士生张双权。

“那两天的灵井,像是经历了一场热闹的红白喜事。”李占扬回忆。

化石发现后,河南本地的考古专家和参与过的工作人员都来观看和帮忙。怕化石受损,还请了警察过来保护现场。

由于人数众多,他们不得不在遗址旁边临时架起大锅,锅里炖白菜豆腐粉条,人们干活饿了就去盛一碗,蹲在地上吃几口,吃完继续忙碌。

李占扬和中科院古环境专家研究“许昌人”生存环境

李占扬和中科院古环境专家研究“许昌人”生存环境

那颗手掌大小的人类头骨化石,埋藏前已经破碎。碎化石埋藏在约2平方米的灰绿色泥土里。那几天,包括这块头盖骨,他们共取出了16块人类头骨化石。

两天后,按照重要文物级别,这些化石被专家和保卫人员直接护送进中科院的标本室。

从事了20多年史前考古的李占扬知道,出土一块人类化石有多么重要。

高星曾给出过一组数据,到目前为止,中国有文化遗存的遗址是2000多处,这其中,有人类化石的遗址仅有70多处。

测年

周力平,来自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的教授。高星找到他,是因为他的实验室是国内测年领域的权威。化石被发现的那一刻,它的年代成为所有考古人员最关心的问题。

周力平回忆,见到头骨的那个场合,还是很神圣的。头骨到达中科院标本室时,被装在一个大箱子里,周围用石膏套着。头骨化石边缘棱角清晰,周力平分析,化石磨损不大,说明它破碎后不久就埋藏在那里了。

周力平被分到化石周边一大块还没有见过光的土块,他用“光释光测年法”测量化石的年代。这是一种目前国际上比较权威的化石测年技术,周力平在英国剑桥大学读书时的导师温特尔博士是这项技术的发明者。

“我们测年代,是测出土化石周边的沉积物。”3月12日,周力平告诉新京报记者。

周力平解释,化石边上没有见过光的土壤、颗粒或者矿物,比如沉积物中的石英颗粒,里面一些有缺陷的杂质会俘获电子。一见光,这些电子获得了能量,会跑掉。与此同时,这些矿物颗粒所带有的年龄信号也全部清空为零。

“埋藏的时候,周围的土、或者更准确地说土里面的矿物颗粒,一定是见到了日光之后再被埋藏起来,这些矿物颗粒就成为了时钟定在零时的纪年材料。”周力平说。

现在,提取这些矿物颗粒,把它们能重新积累多少光测出来,就有可能知道它是什么时候被埋藏的了。

实验前后经历了两年多时间,他们反复测试石英、长石等不同颗粒物的沉积年龄,又尝试了七种不同的光释光测试方法。最终得出结论是,埋藏化石的沉积物是在10.5万至12.5万年前沉积的。

测年的结果让中科院院士、古人类学家吴新智很重视。这是因为,在中国古人类化石的出土年代中, 5万至10万年的人类化石一直缺失。但恰恰是10万年左右,被人类学界看作是现代人起源的关键时间点。

吴新智告诉新京报记者:“‘许昌人’的研究发现,因此成为支持现代人‘多地起源说’的新证据。”

关于现代人起源,有一种说法是“非洲起源”,即现代人的祖先追溯至大约20万年前生活在非洲的一个妇女。5万至7万年前,这些代表早期智人的非洲人来到了东亚。

“非洲起源说”早期现代人走出非洲示意图 李占扬供图

“非洲起源说”早期现代人走出非洲示意图 李占扬供图

还有一种说法是“多地起源说”,即现代的人类不止一个起源,而是有多个起源。吴新智赞成这一说法,他还提出,中国的人类进化应该是“连续进化附带杂交”。

他分析中国出土的元谋人、北京人、辽宁金牛山人、许家窑人、广西崇左人、山顶洞人等人类化石发现,中国从170万年至3万年前,均有出土人类化石,而且分布在全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