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40多天的婴儿,因为嘴唇、牙床较白,外婆听信姐妹伴称,这样的孩子不好养,便带去让人“放血”。
婴儿全身上下被扎了30多个针眼后,渗血不止,送到医院一度病危,在泉州市第一医院城东院区PICU治疗5天,转入普通病房治疗2天后,于昨日中午出院。
16日晚9时许,海都记者在泉州市第一医院儿科病房内,看到了刚从PICU转入普通病房2天的婴儿小潘潘。小家伙肚脐周边,多个被“土医生”扎出的针眼清晰可见,反复挤压放血的腹部呈紫色。
父亲潘先生说,孩子的上牙床、脖子、腹部及脚、手指被扎了30多个用于放血的针孔。当前虽脱离生命危险,但是否会因此留下后遗症,还不能确定。
听信传统偏方,外婆找人给孙子放血
潘女士在丈夫潘先生的老家南安坐月子期间,母亲从德化赶到南安看望外孙。
发现外孙嘴唇、牙床较白,回家后跟姐妹伴一说,对方称这是“中柏(音)”,要按当地传统方法放放血,否则孩子不好抚养,还说自己的婆婆“专业”给孩子放血多年,只要花50块钱就可以。孩子的外婆深信不疑。
3月10日上午10时许,刚出生40多天的婴儿随父母到了到德化的外婆家。刚到不久,老人家就坚持要带外孙去姐妹伴家里接受“放血”,孩子的父母担心老人不高兴,便答应了。
当天下午2时许,一家人行了5分钟左右的车程,带孩子抵达德化县城一个70多岁的老人家中。“刚见面不久,老人就拿针去扎孩子嘴里的上牙床内侧。”潘女士说,针刚扎下去孩子就痛哭不已,她跟丈夫听着痛心,不忍在现场看,就一起到门外去了。
之后半个多小时时间里,孩子的啼哭声不曾中断,直到最后都变声了,扎针放血的过程才结束。陪同扎针的外婆说,孩子的牙床内侧、脖子、腹部、手指、脚指被扎了30几个针眼,“医生”还在扎针的地方反复挤压,给孩子放血。
针眼渗血不止 医院发出病危通知书
当晚11时许,孩子被扎过针的地方不断渗血,一直停不下来。一家人都慌了,赶紧带着孩子到德化当地诊治,却不见好转。
3月11日上午7时许,家人将孩子转到泉州一家医院接受治疗,医院也查不出原因。此时,孩子衣服的好几个地方都被血渗成红色,脸色发紫。在医生建议下,孩子被挂上氧气瓶,紧急转到泉州市第一医院。
综合各项检查情况,医院认为孩子随时有生命危险,便下达了病危通知书。潘先生与潘女士忍不住都哭了。随后,孩子被安排进了PICU治疗,那5天时间里,夫妻俩度日如年,每天都守在PICU的门口,盼望着孩子能度过这一难关。
直到前天,小潘潘的状况才有所好转,从PICU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接受观察,昨日中午终于出院。但此后较长一段时间里,小潘潘都要到医院随访检查。是否会留下什么后遗症,当前尚不明确。
医生:缺乏维生素K1 有个针眼都会血流不止
“‘中柏’是什么意思,听都没听过。”泉州市第一医院城东分院王清海副主任医师是小潘潘的主治医生,他说,20年前有很多原本健康的新生儿,被不具备行医资质的人用“土方法”折腾出病来,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很罕见了,没想到还有人相信。
王医生说,小潘潘入院时,针眼处不断渗血,导致其血色素掉到6克多,正常的血色素都在13克以上。而导致渗血的原因,很快被确诊为缺乏维生素K1,且检查结果发现孩子有颅内出血等症状。针对小潘潘的身体状况,医院迅速采取了相应治疗措施。
王医生解释,维生素K是通过参与肝内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修饰,使肝内这4种凝血因子合成有凝血活性的蛋白质。缺乏维生素K1,会造成凝血障碍,初期不会有显性的特征,后期却会有严重的后果。小潘潘因被扎了那么多针眼,才致其血色素严重缺失。医院一般会在孩子出生的时候,建议父母通过注射或口服的方式,为孩子补充维生素K。
王医生建议,早产儿或有基础疾病的婴幼儿,特别是纯母乳喂养儿,3月龄内每月注射一剂维生素K1,或口服一次维生素K1。对于小潘潘嘴唇、牙床较白的情况,王医生认为,那可能是奶渍。出现这样的情况,通常用棉签沾下温开水,就可以擦掉。
另外,健康的孩子出生后,42天、3个月、6个月、9个月及周岁时,在当地社区接受常规体检即可;早产儿或存在遗传代谢病等基础疾病婴幼儿,应遵医嘱定期随访。王医生提醒家长,只要重视孩子的饮食起居卫生,如果睡眠、进食、大小便没出现异常,孩子的健康大都没有问题,一旦发现异常,家长应给予重视,找正规的专科医生咨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