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牧草、畜禽养殖粪渣和废水……这些废弃物的处理问题着实令人头疼,不过,经福建绿滢生态农林发展有限公司处理,今后它们都将变成“宝贝”。
记者从南安市农业局获悉,全省首个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将落户该公司,采用“猪-沼-菜-秸秆-基质-食用菌”的资源循环模式,按照完整的生态循环农业链条进行建设。
昨日,记者来到位于洪濑镇厝斗村的绿滢生态农林发展有限公司,了解到该项目将在今年开工,2018年下半年建成,总投资3200万元,建设内容包括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副资源综合开发及利用、标准化清洁化生产三部分。此外还将建立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指标体系、养分综合管理计划等管理制度,使循环模式、技术路线、运行机制和政策措施四者有机结合,整体实现资源节约、生产清洁、循环利用、产品安全。
“厝斗村周围畜禽养殖场规模较大,生猪量1万多头。”绿滢公司负责人陈宗海告诉记者,部分养殖场产生的废水和粪便未能达标排放,影响环境,生态循环农业项目可将这些废水通过生化处理转化为营养液,用于果蔬营养液膜栽培和经济林灌溉。
农业生产基地产生的果蔬废弃物,稻田秸秆及周边畜禽养殖的粪渣、沼渣,可生产成食用菌栽培基质。果蔬及食用菌剩余物经过粉碎、脱盐、调pH值后,最终重返农田。
不仅如此,该项目还将建设绿滢智能温室大棚设施栽培规模化、标准化示范基地,辐射周边5个村,近1万亩标准化种植基地,完善水肥一体化基础设施,达到生产清洁、循环利用、节水、节肥、节药、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
“项目建成后,年可增产叶菜2000吨、瓜果130吨,年产食用菌及果蔬栽培基质6000吨。资源化利用农作剩余物1万亩,消纳生猪饲养规模1万多头当量的废弃物。年均利润346.96万元。”陈宗海说,项目还能解决基地内的连作障碍问题,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将得到有效控制,促进畜禽粪便、秸秆、农产品加工剩余物等循环利用,提升农业生产标准化和适度规模经营水平。
在生态效益方面,项目采取“雨污分离+干清粪+资源综合利用”工艺,通过对养殖粪污废弃物进行综合治理,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业废弃物“零排放”和“全消纳”的目标。(记者黄伟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