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庙的中庭已开始修缮
海峡都市报3月8日讯(记者 吴月芳 王金淼 文/图)有着630年历史的石狮永宁城隍庙,正在进行百年来规模最大的维修。
永宁城隍庙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堪称泉州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城隍庙。这两天,城隍庙中庭开始修缮。昨天下午,泉州文物两位专家,泉州市文物保护中心研究员陈鹏、泉州市文物局文博馆员梁少金,在石狮市文体新局工作人员、城隍庙负责人等的陪同下,现场“号脉”。
永宁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古代的规制是“有城必有城隍”,所以它与永宁古卫城同期营造。据考证,永宁城隍庙起初只有现在的主殿,清道光年间,乡贤发动扩建,挺高了门楼,才形成现在气派的模样:有门楼、中厅、戏台、拜亭、主殿和左右厢房。
历经风雨,城隍庙主体结构已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许多木质部分已糟朽。最近两天拆构件时发现,城隍庙受虫蛀情况比想象的更糟糕。昨天下午,专家现场“把脉”,意在尽可能实施保护性修缮,重做屋面,修补残损构件,要保证“古早味”,也要保证修缮后可以永续地屹立在那里,整个工程原计划5月底完工。
据悉,永宁城隍庙内还保存道光重修碑记、碑序各一方,记载重修前后闽台两地一些重要的历史资料。清初时,永宁城隍信仰传入台湾,如今,台湾鹿港城隍庙“鳌亭宫”里“赫濯声灵昭鹿水,绵延香火肇鳌亭”的楹联,仍昭示着两地城隍庙同根同源。
永宁城隍庙修缮记录
●1835年道光年间扩建
●1875到1908年光绪年间大修
●1929年屋面翻修
●1957年大木构件修补及屋面整修
●1981年墙面地面维修及屋面修整
●1992年屋面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