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胡春华:广东到了“先富帮后富”的时候
在3月6日上午举行的广东代表团开放日上,代表们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几乎将关键词锁定在经济与改革上。而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唯一一次回答提问却讲的是广东的“问题”。
媒体的第一个问题还是抛给了胡春华,问的是广东“协调发展”怎么实现,怎么改变“深圳的人均GDP是梅州的7倍”的现状。胡春华接过话头,仔细剖析了广东发展存在的“问题”。
他说,总体来看,广东已经过了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的阶段,到了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阶段。下一阶段在工作中要始终注重解决“协调发展”问题。
“我曾经去过一个有150万人口的县,县人民医院只有1000多张床位,虽然医院在进行扩建项目,但这和当地人口相比,还是远远不够。”胡春华说,广东省决定投入500亿元给人口多、欠发达的偏远地区,建立第二人民医院、第三人民医院,初步规划是建45所,今年全部开工建设。
对于解决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胡春华说,广东目前在做的,首先是加强粤东西北和珠三角之间的交通连接建设,包括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机场建设等。
胡春华说,广东还在推动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实现产业共建,把珠三角先进的生产力引到粤东西北去。他举例说,深圳和河源正在合建中兴通讯生产线,深圳和汕尾在建设比亚迪生产线。这就确保从珠三角转移到粤东西北的一定是先进的生产力,而非落后、过剩的生产力。
按照广东的标准,2016年统计有173万相对贫困人口,通过努力,去年解决了57万。“我们希望把这100多万人的脱贫问题扎扎实实解决掉,如期实现共同富裕。”胡春华说,广东还从实际出发,选择2277个比较贫困的村,将其纳入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通过示范村建设,让它们达到中等收入水平。
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在记者提问环节表示,香港回归后二十年来粤港澳合作在平台建设、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和经贸往来方面都取得很大成果。
他主要谈及了粤港澳合作的进展。记者将问题抛给马兴瑞,他在回答前表示,这一问题应由更为“资深”的省委书记胡春华和前任省长作答。
马兴瑞介绍到,粤港合作已经在制度性安排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合作平台层面也取得重大突破。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港珠澳大桥”“广深港客专”等都是很好的例子。
文/本报记者 岳菲菲
重庆
孙政才:长江流域不能发生大的环保事件
昨日下午3点,重庆代表团向媒体开放。面对到场记者,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坦言,在重庆建设生态屏障的过程中自己的三条底线,其中涉及了水质、空气等多个方面。
在昨天下午的开放日上,孙政才表示,筑牢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确保三峡库区的生态安全,对于重庆来说是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历史性的责任。
孙政才表示,重庆也在努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通过规划的引领和政策的约束,努力建成美丽的山水城市。说罢,他抬头看向到场的记者,“我可以跟记者朋友们讲,在生态保护、在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这个问题上,我的脑子里始终有三条底线。”
孙政才所说的第一条底线关于水质,他希望整个长江在流出重庆市时,水质要等于或优于流入时的水质。第二条底线则关于空气,希望重庆主城区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要越来越好,争取稳定在每年300天以上。而最后一条底线,则是长江流域不能发生大的环保事件。
据孙政才透露,去年长江、乌江和嘉陵江整体的水质可以达到优,而全年大气优良天数也达到300天以上。但他也坦言,估计达到300天以上的水平之后,“再爬坡就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在开放日上,重庆市长张国清也被提问了关于重庆经济是否过度依赖投资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市长张国清在回答该问题时表示,投资是重庆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但未对投资产生过度依赖。
张国清表示,和大多数兄弟省区一样,投资是重庆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但完全没有对投资产生过度依赖。张国清说,重庆投资占GDP的比重在中西部20多个省区市里排16位,是比较低的。
同时,张国清表示,投资对重庆经济形势的增长贡献大致是在51%左右。“如实报告这个数字,有时多那么个点,有时少那么个点,这几年是稳定的。”
文/本报记者 刘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