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石狮沙土萝卜的销量有人欢喜有人愁

泉州晚报

石狮的沙土萝卜曾因口感好,2014年上了“舌尖上的中国”,一度成为“话题萝卜”,但萝卜的销量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近日,在石狮永宁新沙堤村种了50亩白萝卜的湖北小伙钟军,望着成片丰收的萝卜却高兴不起来,他的萝卜已经是亏本甩卖,但上门来收购的客户仍是寥寥无几。与之相反的是,另一位萝卜种植大户龚辉程,采取的是订单式标准化种植,还没收成就已经找好了销路。“舌尖上的萝卜”今后怎么种?怎么卖?这是石狮沙地萝卜种植户和相关部门需要思考的问题。

面对滞销萝卜,种植户一脸愁容。

价格很低仍然卖不动

滞销萝卜

“从这里到那座塔,全部是我承包的地。”钟军站在田垄上说。他的脚边就有几颗已被太阳晒得发干的白萝卜,除了已经采收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的萝卜仍埋在土中。“一年种两季,上一季卖得好,不少浙江等外地客户来买,最贵时,一斤能卖八九毛钱。这一季,因为收成好,菜价低,外地客人都说在当地收购就很便宜,销路一下断了。”钟军说,现在客户自己拔,卖0.17元一斤,拔好的卖则是0.25元一斤。他与父母只能每天拉一车到泉州的批发市场销售。然而,每天一车不到1万公斤,50亩能收成70万公斤,加上祥芝还有100亩,“这要到猴年马月才能卖完啊……”

这已是钟军在新沙堤村种萝卜的第4个年头,为了改善灌溉,他投入十多万元添置灌溉设施。到了收成季节,女工一天的人工费要120元,男工要160元,再加上平时养护费用,一斤白萝卜需要0.2元的成本,也就是说,现在哪怕亏本在卖,依然卖不动。“我也想了一些办法,比如在网上发信息,确实吸引了两个客户来田里看,经过讨价还价,两个客户自己动手,以一斤0.17元的价格,买了500公斤。”

如果再卖不出去怎么办?钟军无奈地说,只能用拖拉机将萝卜深埋到土里做肥料,因为一到季节,这块土地就要开始种西瓜了。

订单萝卜 先和客户签约 尚未收成已被订走

告别钟军后,记者经过新沙堤村的隔壁村沙堤村,遇到了另一位萝卜种植户龚辉程。与钟军不同的是,龚辉程500亩的萝卜尚未收成,已全部被客户订走。原来,3年前开始,他便与河北唐山一外贸公司合作,每年8月签好合约,9月开始种第一季,收成后再种第二季,由于种植品种和工序与其他种植户有差异,第二季要到第二年4月才收成。

“每年8月签下订单后,对方会先付一笔订金。9月播种,品种是青头白萝卜,之后的种植全部标准化,公司会检测沙地、水质、肥料、农残等,十分严格,因此种出来的萝卜都是统一规格,每个1.5-2.5公斤。收成季节,公司派人来采收,再运到厦门分公司加工,最后出口日本。”他跟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亩地成本1500元-1800元,比种普通萝卜高700元左右,但收购价为每个1.2元,一亩地收入6000多元,利润可观。

“与公司合作,按标准生产,与‘靠天吃饭’相比降低了风险,价格也比较稳定。”他说,不过,如果运到日本质量不过关被拒收,则要他承担高额的运费和销毁费,“所以一定要把好质量关。”一些因个头“超标”等原因未被公司收走的萝卜,他也不愁销路,因为好品质名声在外,大型农展甚至国际农展都会邀请他去参展,萝卜往往供不应求。

对策出路 发展现代农业 摆脱“靠天吃饭”

为何这一季的萝卜会有滞销情况,石狮市政府农办农业股钟股长分析,以往,农民都是陆续播种、陆续收成,这一季受台风影响,农民同时播种、同时收成,导致市场上蔬菜量大,菜价低,供过于求。“我们鼓励农民向现代农业方向发展,”他说,2014年,石狮市出台《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实施方案》,其中有多项补贴和奖励,如对设施蔬果大棚建设等进行资金补贴,对获得“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也给予奖励。今年将在2014年方案的基础上,再拟相关文件,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目前文件还在征求意见中。

有多年种植经验的龚辉程也认为,把关产品质量,提升产品附加值,才能摆脱“靠天吃饭”的命运。他建议广大农户采用多种种植方式,分散风险,莫盲目种植。(记者 陈灵 詹伟志 文/图)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