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林福龙 林书修 罗倩雯 庄丽祥 实习生 林雅琴 文/图
去年7月份,市区公共自行车投用,一时间,满街尽是“小黄人”;
上周五,哈罗共享单车,深夜“抢滩”泉州,一个月内将投入两万辆;
几天前,一直低调的共享汽车突然变成泉州“网红”,在市区街头崭露头角……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车万车任你开。短短不到一年时间,这些新生的交通产品,给百姓生活带来了一系列变化,泉州已然跨入共享经济时代。
所谓“共享经济”,它的本质是整合线下的闲散物品或服务者,让他们以较低的价格提供产品或服务。对需求方而言,不直接拥有物品的所有权,而是通过租、借等共享方式使用物品。
这样实惠的消费方式在泉州一出现,就受到了市民的欢迎。而就在大家热情拥抱这一新生事物的同时,一些新的问题也在考验着经营者、消费者和城市管理者——如何规范管理,如何完善配套,如何使市民自觉文明使用……都成为共享经济绕不开的话题。而只有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市民的使用安全性与舒适度,在共享时代共享便利。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车万车任你开
许多市民已经习惯了“小黄人”的陪伴
去年7月,公共自行车“小黄人”入驻泉州;上周,哈罗共享单车现身古城;这周,共享汽车也在泉州市区周边悄然兴起……犹如系统升级一般,泉州的交通共享系统先从1.0的“基础版本”上升到2.0的“灵动版本”,继而上升至3.0的“立体版本”。随之而来的,不仅仅是市民出行方式的多元化,更是市民生活品质的一大提升。在这些接踵而至的共享物品中,人们既共享了资源,又共享了便利,更共享了幸福!
点赞
出行访友新选择 不必苦寻停车位
“以前都是开车去找朋友,现在直接骑‘小黄人’去。”鲤城区的谢先生说,市区的汽车停车位很紧张,如今有了“小黄人”,走亲访友再不必苦苦寻找停车位了。
对于去年至今涌入泉州的三大共享出行工具,谢先生最看好“小黄人”,他认为“小黄人”是最为便利且管理最为完善。“经过7个多月的时间,大家都已经习惯骑‘小黄人’出行,也适应了它的管理模式,从某种程度上说,‘小黄人’已经占有了大部分的泉州市场和人心。”因为已有“小黄人”的借车卡,他表示短期内不会去注册使用共享单车。
“不管是‘小黄人’还是共享单车抑或是共享汽车,只要是利民的就能受到欢迎。”谢先生说,共享事物出现在泉州,是对这座城市的一种试探,也是一种肯定。
“懒癌”患者的福音 能省不少交通费用
从市区鲤城大酒店到百源路,700多米的距离对于赵女士和她的朋友来说却显得有些“尴尬”。坐公交太近,走路又有点远,“小黄人”自然成为她们的不二选择。
“只要能让我少走路,都是好东西。”赵女士认为,对于“懒癌”患者来说,“小黄人”和共享单车都是她们所喜欢的,“我们都有打算去注册共享单车,因为它的停车地点不是固定的,有时候更方便。”她们还希望共享单车接下来可以加强管理,用行之有效的方法避免不文明用车现象。
市民出行的选择越来越多,共享的交通工具为大家省下了可观的出行费用。“自行车能够骑到的地方,就可以不坐公交;有时候去远些的地方,还可以选择性价比高的共享汽车。时间久了,能省下不少钱。”赵女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