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树银花不夜天,灯火游龙闹樟脚
海峡都市报2月9日讯(记者 彭思思 田米 文/图)泉港闹元宵,少不了樟脚村的板凳灯。
这方舞台不缺背景音乐,鞭炮礼花齐鸣,腰鼓喇叭唢呐声,男女老少倾巢围观欢呼声,热闹极了。
昨晚6时许,游龙开始。几个人抬着村里敬奉的文武尊王佛像,身后跟着腰鼓队、演奏队,紧接着是火龙队伍。灯笼上写着各家的姓氏,队伍全长500多米,村里200多个青壮年男丁负责抬龙。
按照习俗,龙头通常是由今年新婚的人抬,寓意添丁。今年的龙头,就由新婚的小吴负责。小吴参与了十几年游灯,每年元宵前后,只要不是离家太远,他都会赶回家游灯,他觉得,这也是家族重要的团圆方式。
“男的抬灯龙,女的看热闹。”村里的老支书肖联兴告诉我们,游灯龙的历史有500多年了,传说是明朝时为了庆祝打败元兵而兴起的。最早的灯龙是用松木点油火作为“火龙”,后来逐渐演化成煤油灯、马灯,一直到现在用蜡烛和纸糊的板凳灯,光是板凳灯的历史就持续了100多年。每年的正月十五,不管刮风下雨,游灯的习俗不变。
“以前是为了庆祝,如今则添了人们对生活的期望。”肖联兴说,现在家家户户都想出人抬灯龙,祈求人丁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