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查处1097起食品药品违法案件
食药监部门呼吁市民积极参与监督举报 推进社会共治体系
执法人员开展对进口食品专项监督检查
核心提示
记者日前从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获悉,2016年,泉州市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建设,食品药品查处案件数位居全省前列。
据分析,泉州市食品药品案件数量之所以较多,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市民不断提高食品监督举报意识。业内人士认为,只有形成食品安全社会共治,食品安全才能更好地监管到位。
□记者 陈云青 通讯员 许义森 文/图
落实最严厉的处罚
31件食品药品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据统计,在案件办理方面,全市去年共出动执法人员6.98万人次,检查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单位3.45万家次;查处食品药品违法案件1097件,结案1046件,总案值448.65万元;移送公安机关涉嫌犯罪的案件31件,切实落实最严厉的处罚。
在专项整治方面,2016年,泉州市针对食品药品突出问题,先后开展了农村食品“扫雷”行动、肉类产品、茶叶质量、进口食品、小作坊等食品专项整治以及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疫苗类生物制品、医疗器械流通领域、药品生产源头、药品流通领域等系列专项整治,有力规范了市场。其中,在全市药品流通领域综合整治行动中,检查批发、连锁总部62家次、零售企业566家次,立案查处52家,罚没款52.6万元;在中药材中药饮片专项检查行动中,共检查1824家涉及中药材、中药饮片单位,监督抽验80批次,查处中药违法案件18起;在美容美甲化妆品经营企业、保健食品等三类食品非法添加、非法声称问题专项治理中,检查生产经营企业1031家次,查处违法案件15件等。
去年,泉州市还开展了食品生产、药品生产、批发、医疗器械等领域(环节)突击检查,检查各类企业120余家次,发现问题、缺陷500多条次,已立案查处25家次;检查医疗器械批发企业156家次,立案查处6家;检查第三方平台和网络订餐经营者571户次,并对第三方平台和网络订餐经营者发出158份整改意见书。
群众监督积极性提高
接收食品药品类投诉举报3565件
“泉州市食品药品行政处罚的案件数量之所以多,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相关人士介绍,一方面是近年来,泉州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加大了对食品药品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并有效发挥安全协管员、打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的作用,而群众参与监督食品安全的积极性提高了,又进一步促进执法人员提高办案效率,从而初步形成了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良好格局。
据统计,去年全市共接收食品药品类咨询投诉举报信息5048件,其中投诉举报3565件,占70.6%;咨询1483件,占29.4%。3565件的投诉举报件中,分转给相关执法部门核查的有2270件,其中:食品2037件,占89.7%;保健食品38件,占1.7%;药品110件,占4.9%;化妆品62件,占2.7%;医疗器械23件,占1%。
另一方面,是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执法中与公安等部门形成了协作办案的长效机制,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办理食品药品案件的效率。此外,泉州市是食品大市,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数量多,基数大,食品药品违法案件数量也相对较多。
记者了解到,从去年食品案件性质来看,无证生产经营现象和质量问题比较突出,另外涉及食品外包装标签违法问题的也有不少。药品案件主要问题集中在无证生产经营、制售假药械、制售劣药械、违法购进等方面。
“食品安全单纯依靠执法人员的监督抽检是不够的。”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去年的食品药品案件来源中,除了来自执法部门日常抽检以及各类专项整治行动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市民拨打12331热线的举报投诉。“我们希望有更多市民能参与监督,积极举报存在质量问题的食品,这样有利于进一步增加食品经营企业的自律性,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