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公共服务,让人们受益于更加丰富与完善的服务内容,让社会建设更有成效。今年市两会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五年,我市坚持把七成以上的地方财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36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部完成。以人为本,不断增进福祉——这使美丽幸福的泉州变得更具可感度。
农村小学生的午休问题引起人大代表关注。图为南安一所乡村小学的学生在学校食堂用午餐。 (林劲峰 摄)
让泉州更加美丽、更加幸福,需要继续完善与提升公共服务,这也成为许多代表、委员的共识,他们关注精准扶贫、教育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全面二孩”等热点问题,提出不少真知灼见。
关键词 特殊群体
建议:让他们得到更多关爱
随着老龄社会的临近,空巢老人越来越成为一个沉重的社会话题;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关爱和保护,由此走上犯罪道路或者受到侵犯的情况不断见诸报端;残障人员生活中有诸多不便,需要得到相应的帮助。建设和谐美好的泉州,就是要让每一个人共享发展成果,而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员等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更需要大家投去更多的关注目光,为他们提供帮助和保护,让他们沐浴在幸福安宁的阳光下。
围绕关爱特殊群体这一话题,李燕玲委员建议,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鼓励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家创业,这样就可以兼顾孩子。组织志愿者成立相应的社团,定期去探望、关怀弱势群体,为他们送去温暖,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困难和不便,更好地为他们排忧解难。根据残障人员的身体情况,对其进行相应的就业培训,让残障人员拥有一技之长;鼓励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根据具体情况吸纳适合岗位要求的残障人员入职,让残障人员可以通过劳动获得更好的生活。大力弘扬传统礼仪文化,通过大力弘扬传统美德让邻里之间形成互帮互助的新秩序,让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和残障人员可以得到来自邻里的帮助和保护。
关键词 社区配套
建议:进行城市空间更新行动
去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出台,对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优质文化产品、保障市民文化权益、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黄明暄代表的建议,与推进社区(住宅区)公共文化设施配套建设有关。他指出,以前,公共文化建设更多以行政区域划分进行布局,以镇、村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为主要模式,存在重建设重覆盖但轻管理轻使用问题,导致部分配套设施无法发挥功能作用。随着我市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新型社区、住宅区新增不少,建议加快公共文化设施配套建设,同时在老旧小区着手进行城市空间更新行动,在群众集中地进行服务设施、园林绿化及艺术空间、文化广场方面的更新,让人们在家门口享有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务。
关键词 文化滋养
建议:复建“清源书院”
我市在城市文化生态建设,尤其是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方面,仍需进一步提升。今年的市两会期间,民革泉州市委会建议复建“清源书院”,为泉州营造“书香城市”提供一个创新性试点。
“清源书院”是宋代泉州十二大书院之一,元、明、清代几经废兴,但始终绵延传承,影响久远。目前,传统书店在网络的冲击下处境艰难甚至倒闭,图书馆规模狭小,也不适应当代社会提升市民精神层次的文化需求,重建书院可以提振书卷气和读书意识。不仅如此,复建“清源书院”可以进一步密切闽台侨缘的文化功能,加强两岸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这与泉州作为海丝起点城市的地位也是相适应的。在周边其他城市,传统书院的兴建,已经显示出广泛的影响力。
民革泉州市委会认为,当前,复建“清源书院”恰逢民族文化复兴、泉州地域文化提升的时代契机。委员们建议,复建后的“清源书院”可以作为泉州市地方文献、善本文献、特色文献、经典文献的收藏地,还可以作为面向市民的常设传统文化讲堂,以及书法、国画、古琴学习的常设机构,高层次藏品、书画展和高端人文类学术交流会议的承办地。
关键词 教育
建议一:为农村小学生提供午休场所
自2001年“撤点并校”以来,我市通过整合教育资源,突破农村基础教育瓶颈,提高了教育质量。陈秋萍代表从细处着眼,关注那些受益于“撤点并校”,享受了更优质教育资源的农村走读小学生的午休问题。
陈秋萍代表认为,对于部分就读于城乡接合部学校的农村小学生而言,为了节省时间和交通费用,通常中午放学不回家,而是选择在学校食堂就餐。这样的话,从中午放学到下午上课这段时间,学生们处于自由活动时间。低年级儿童自觉性等能力较差,这段自由活动时间可能存在安全隐患,这也成为困扰很多农村小学生家长的大事。建议对这部分小学加大政策及资金扶持力度,为农村低年级小学生提供午休场所。
建议二:为“送教上门”落实专项经费
特殊教育当中有“送教上门”的服务,指的是为不能到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送教上门”。
由于该项工作没有增加教师编制,也没有专项师资经费,因此,李燕玉代表建议,应落实“送教上门”专项经费,保障服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确保重残儿童在义务教育阶段依法享有教育权利。通过出台相关文件,敦促抓好落实工作;根据“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的数量,向当地财政部门申请专项经费;可对特殊教育“送教上门”教师或医务人员外出送教的工作和交通补贴采用包干报销方式。
关键词 全面二孩
建议:加快完善文教医卫政策配套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给社会、经济、卫生、教育等诸多领域带来关联影响,吴玉季委员思考的是如何未雨绸缪,及早规划解决相关配套问题。
吴玉季建议,应对我市的中长期教育发展进行规划,把“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的出生人口变化因素,纳入到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及医疗发展规划中。继续加大公办幼儿园规划和建设力度,并以民间资本、社会资本、股份制联合办学等方式创办民办幼儿园。同时,加强我市的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加大对儿科的建设和投入,确保儿科接诊规模能够满足增长的需要;建立儿科医生培养机构,出台相关人才优惠政策,培养和使用儿科医生、护士等人才。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建议:创新采用发放“食品券”形式
近年来,尽管泉州市城镇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但仍存在相当一部分收入水平低、家庭负担重、就业能力弱、受教育程度低的贫困家庭。为让困难家庭得到有效帮助,民盟泉州市委会提出了创新发放“食品券”的建议。
民盟泉州市委会在集体提案《关于我市精准扶贫应创新采用向贫困家庭发放“食品券”的建议》中认为,目前制定扶贫标准主要依靠家庭收入,但是家庭收入不能准确反映真实的贫困程度。因此,不应该采取“一刀切”的政策,必须做到根据不同家庭的特征确认贫困家庭,如低收入家庭、抚养负担较重家庭、未参加医保家庭、健康状况较差家庭、受教育程度较低家庭以及职业层次较低家庭。
民盟泉州市委会提出,我市可创新精准扶贫方式,以针对城镇低收入家庭中特定的人群,按照国家、省相关政策要求和我市的财政能力,有序引入合适的食品与营养援助项目。
关键词 医疗
建议:名医生每周定期下基层看病
当前,我国的“互联网+分级诊疗”制度正在加快推开,该制度既能够让大城市、大医院的优质资源下沉,也可以提高基层的医疗服务能力。但在实践中,群众对基层医院的服务认识还具有滞后性,农工党泉州市委会认为,要使基层医疗机构的水平得到群众的认可,必须切实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基层化。
委员们建议,中心市区大型医院的医生资源与基层医院诊疗服务应该建立常态化的联系机制,形成名医生每周定期在基层医院服务的诊疗制度,从根源上打消群众对基层医院的疑虑。建立名医与基层医院的帮扶机制,把名医对基层医生的培养与名医的绩效奖励结合在一起,加大对基层医生的培训力度。在医生的职业培训机会安排上倾向于基层医院医生。地方政府财政应该加大对基层医院的设施建设投入,在一些基本的医疗器材采购上给予保障,提升其硬件水平。
关键词 城市布局
建议:搬迁新建殡仪馆及公墓区
目前,中心市区的殡葬服务设施有两处,即泉州宏福园及皇迹山陵园。两处殡葬服务设施建成运营以来,为中心市区及周边县市的群众提供殡葬服务,为我市的殡葬改革事业和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处殡葬服务设施都已暴露出它的不适应性。
陈振川等四名代表建议,应搬迁新建殡仪馆及公墓。
代表们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区范围不断扩大,原本位于市郊、远离闹市的宏福园,逐渐进入城区建设范围,如今已被周边社区居民区及新的开发建设项目所围绕,成为新的繁华地带。不论从生态环境,还是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存在的问题逐渐显现。包括空气噪音等环境污染问题,制约城市开发建设和发展。殡仪馆的搬迁有利于区域土地价值的提升及城市功能布局的合理。而中心市区的公墓区,有隶属于泉州市民政局的泉州宏福园,还有鲤城区民政局出资参与经营的皇迹山陵园。无论从可开发墓位还是墓位价格以及人口变化趋势来看,都亟须提前考虑规划建设新的公墓区。
因此,代表们建议,应该将宏福园中的泉州市殡仪馆火化场及守灵堂等部分搬迁新址,同时一并规划建设新的公墓区。而宏福园中的火化场及守灵堂等部分搬迁后,原址可以改建为城市主题公园,也可以通过市场运作,将原址土地的出让收益用于弥补其搬迁的费用。
与此同时,新建殡仪馆及公墓区,可以通过市场化运作,采取招投标的形式合资建设,以减轻政府的投入。(记者 蔡紫旻 陈淑华 殷斯麒 温文清 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