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流域(含近海水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历来受到我市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早在2006年,市十三届人大七次会议就通过了《关于加快近海水域环境污染治理的决议》,由此开启我市近海治污的大幕。
历经10年,我市重点流域(含近海水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成效如何?下一步要如何巩固提升整治成效,永葆蓝色“腰带”绕泉州美景?为推动整治工作深入开展,去年9月份,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了专项调研。今年市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再度聚焦重点流域水环境整治,纷纷建言献策。
整治成效 晋江水系水质“十二连优”
2006年以来,围绕落实市人大《关于加快近海水域环境污染治理的决议》和市政协有关重点提案,我市重点流域和近海水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深化,全市各级累计投入资金158.87亿元,完成整治项目1087个,形成“以江促海、以海带江、江海联动”的水污染防治格局。
监测数据显示,我市重点流域(含近海水域)水环境质量持续保持良好水平,19个国(省)控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晋江水系水质状况连续十二年保持优;13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Ⅲ类水质达标率100%,山美水库22项检测指标中,达到或优于Ⅱ类标准的有21项,随着山美水库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项目的实施,总氮浓度呈下降趋势。近岸海域一、二类水质比例71.4%,排名全省第二。12条主要入海河流中有10条水质较整治前有不同程度改善。
专项调研 发现部分治理项目进展滞后
就2016年重点流域(含近海水域)环境污染综合整治情况,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了调研。调研报告认为,重点流域(含近海水域)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各项工作有效推进、成效显著。但部分治理项目进展滞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仍然不足,部分流域、海域污染依然存在。
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建议,要进一步加强项目监督落实、加强截污治污,营造共管共治格局,科学制定2017年整治计划,确保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持续改善。同时,加强日常监管、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强化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深化重点流域、跨境流域、小流域污染防治,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扎实推进近海水域治理。
多方建言 水环境需综合治理一体推进
今年市两会上,代表和委员们对水环境整治的关注,已不仅仅是重点流域(近海水域)这样的“大动脉”,还延伸到了“毛细血管”。
市人大代表戴建生建议,要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建立水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帮助上游地区加大水资源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同时,加大资金补助,力促沿岸乡镇镇区和居民密集区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管网等水资源保护设施建设。
“治理黑恶臭水体是加强生态环保的重要举措,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市人大代表蔡进强建议,治理黑恶臭水体时,需重视综合治理,一体推进,采用“源头控源,过程截污,末端治理”的办法彻底解决。同时,加强对全社会的环保宣传,真正调动起老百姓在黑臭水体筛查、治理、评价等全过程参与的热情。
市政协委员洪凤鸣也从工业污染整治、农业面源综合治理、生活污染源治理、河道整治与生态修复、河流的综合利用及开发等方面,提出了对九十九溪水污染整治的具体建议。
部门表态 今年重点流域整治项目开始征集
“我市将按照市人大常委会调研报告的意见,对江河湖海实施分流域、分区域、分阶段的科学治理,科学谋划年度重点流域整治计划。”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日前,市流域办已编制下发《2017年度泉州市重点流域(含近海水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积极征集2017年重点项目。“2017年度,我市将继续以饮用水水源保护整治、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工业污染整治、小流域治理、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为重点,全方位推进重点流域乃至全市流域综合整治,预计2017年度将实施整治项目100个以上,投入资金不少于10亿元。”
同时,我市近日已下拨2016年晋江、洛阳江上游水资源保护补偿专项资金11383万元,用于我市山美水库水环境保护,以及洛江区、南安市、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的小流域“赛水质”、小流域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生活垃圾处理、饮用水源保护项目等。
此外,市区内沟河主要由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市水利局、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等管理。目前中心市区已建立常态化清洁机制,由辖区的街道负责对内沟河水面漂浮垃圾进行打捞、保洁。根据相关规范,中心城区每五年对内沟河组织一次清淤。在2016年,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已完成市区八卦沟、田安渠、东环城河、七中沟、新门大池进水口等8条淤积河段的清淤疏浚,清淤长度近5000米。今年仍有多条内沟河将开展清淤工作。当前,我市中心城区的内沟河管理已进入立法阶段,黑臭水体、内沟河加盖等一系列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记者 谢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