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代表委员聚焦城市建设 关注城市发展大方向小细节

泉州晚报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泉州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期。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建设海丝重要门户城市”,不仅要进行古城提质,还要坚持新城集聚。未来城市建设的大方向、小细节,以及随着城市发展需要进行的新布局等问题,都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海绵城市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建议:高标准改扩建城市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如何优化设计和改扩建城市的排水系统,尤其是解决城市在台风暴雨侵袭时所面临的积水排水问题,是摆在我市城市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课题。民革泉州市委会与民进泉州市委会不约而同地关注到了城市排水的问题。

民革泉州市委会建议,要在保护古城建筑的基础上,重新规划,建设古城现代化的排水系统。要打破原有的片区规划,增强各片区排水系统的互联互通,提高我市现有排水系统的利用率。对于新建建筑群排水系统的设计规划,应提高标准,减少重复建设,造福子孙后代。建议聘请海内外知名设计机构,对我市现有排水系统进行重新勘探、规划设计,有计划有步骤地扩建、改建、重建。由于地下排水系统包括大量的城市管线,如天然气、电力、通信、供水、排污单位等,从某种角度讲,地下排水系统的运营也是具有利润空间的。因此,建议部分工程使用BOT的运营方式,由企业建造运营、维护,经营期后转为国有。

民进泉州市委会建议,加强我市洪涝防治科学问题研究,制定海绵型绿地系统建设规划,准确分析和掌握地形地貌、水文地质、降雨规律等自然特征。同时,建立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尽快完善海绵城市建设的标准、规范和法规,以防洪标准、降雨滞蓄率、水域面积率、地表水体水质达标率、排涝达标率、雨水资源利用率等作为考核指标,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用地中绿地系统的建设要求,发挥全市河湖水系连通骨干作用。

关键词 治堵

建议:开发城市地下空间

目前,泉州市中心城区总面积为161.5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5.4万人。开车难,停车更难,一直是老城区道路的主要问题,另外,在商业街周边的城市道路上,人车混行的情况尤为严重,郭成宗委员认为,现阶段加强对中心城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就显得尤为突出,为此,他提案建议“加快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据郭成宗委员介绍,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有诸多有利之处。包括缓解中心市区发展正面临的土地资源紧张、城市人口剧增、交通拥挤等诸多问题。

他建议,应尽快出台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支持,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统一管理。近期建设的重点内容应结合中心城区民用建筑开发地下空间、结合居住小区建设开发地下空间、结合三旧改造开辟城市地下空间、结合人防工程的建设利用开辟城市地下空间。

关键词 古城提质

建议:铺天然气管道建微型消防站

泉州老城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也存在着基础设施相对老化,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的问题。

陈笃恒委员关于城市建设的两个建议,都将更多关注点投射到老城区。

针对老城区的管道天然气建设相对滞后,居民们望“气”兴叹问题。他建议,既要重视市区管道天然气的建设工作,又要正视老城区管道天然气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尽快将老城区管道建设提上议程。同时,可通过完善老城区生活配套基础设施,将管道天然气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积极推进,并针对老城区居住分散难以集中统一建设的状况,研究制定建设方案,让居民能顺利申请安装。

针对城市火灾险情时有发生,尤其是老城区中山街,去年经媒体报道的火灾就发生了6起。他建议在泉州尤其是在老城区规划建设城市微型消防站。城市微型消防站指的是依托单位志愿消防队伍,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开展防火巡查和初起火灾扑救等火灾防控工作的消防队伍。具体而言,首先要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安全防火保障工作,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城市消防安全防火体系。第二是学习借鉴其他省市的消防工作先进经验,在我市规划建设城市微型消防站,打通灭火救援通道的“最后一公里”。第三是充分发挥微型消防站的职能,对微型站建队标准、场库设施、装备配置、人员编排、训练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第四要根据市区小街小巷多、道路狭窄拥堵等现状,优先在老城区建设城市微型消防站,并逐渐全面推行。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