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九三学社委员集体提案建议 倡导生活垃圾分类

泉州晚报

如何提升垃圾处理水平?九三学社委员集体提案建议——

倡导生活垃圾分类 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我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15年,全市生活垃圾产生量231.11万吨,日均6300吨;中心市区生活垃圾量为1200吨/日。减少和避免垃圾产生,已经成为垃圾管理的第一要务,其中,推进实施垃圾分类管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今年市两会,九三学社泉州市委员会提出了“倡导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助推泉州生态文明建设”的集体提案。 □记者 苏勇

现状 试点生活垃圾分类成效不明显

2011年以来,泉州市区有30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的小区与单位。2016年11月,市政府印发《泉州市中心城区公共配套设施提升方案》,提出未来3年提升我市垃圾处理水平。据九三学社泉州市委委员的调查了解,目前,我市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垃圾基本上是混合收集,大部分市民不作分类投掷,试点小区的分类垃圾箱形同虚设。

其次,即使居民把垃圾分类了,部分环卫人员收运时,又将垃圾混合在一起,如环卫工将一整车垃圾倒入中转站,并未进行垃圾分类处理。

再者,我市目前无垃圾分类处理厂,设施配套亟待完善。中心市区每日产生的大量垃圾部分运送到洛江垃圾填埋场,剩下的送到南安、石狮、惠安、安溪等地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有报道称,泉州市区室仔前垃圾填埋场2年后将堆满,这显然警示着解决中心市区生活垃圾处理的问题,已迫切地摆在大家面前。

另外,大部分居民对于垃圾分类重要意义的认识不充分,对于在自己家中进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也不够高。

建议 出台相关措施营造社会参与氛围

我国一直倡导生活垃圾分类,市民及小朋友对于垃圾分类的意识也在逐渐增强,但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效果却仍不尽如人意。如何让生活垃圾分类尽快落到实处?

九三学社泉州市委员会的集体提案建议:第一,政府应先出台有关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明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目标。如出台相关措施,明确垃圾分类的实施范围、工作原则、部门职责和分类方法等,为垃圾分类工作提供制度保障;以某个区作为试点区,先行开展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其他区在具备条件的物业小区开展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在若干年后,市区生活垃圾基本实现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

第二,加大市、区两级财政投入,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垃圾分类处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由前端的垃圾分类、中端的垃圾运输,还有末端的垃圾处理组成。而前端、终端分类处理设施均需要建设和完善,这些都必须有资金作为保障。

第三,建立再生资源回收系统和有毒有害垃圾单独处理系统。后端处理设施需要提前规划和建设,否则将造成前端投放分类、后端混合处理的“前分后混”现象,如建设标准化回收站点,使纸类、废塑料、废金属等基本进入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实现资源化利用;建立专业的回收公司,对居民分类出的电池、灯管以及家用化学品等有毒有害垃圾进行专业回收处理。食品药品部门要注重通过社区及沿街的“医药店”,将过期的药品进行回收处理。

第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和准确率,让居民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培养其垃圾分类意识,营造垃圾分类的社会氛围。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