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五年投4.47亿治理近40万亩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南安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曾是全省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县(市)之一,“十二五”期间,南安不断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把水土流失治理纳入“生态南安”建设的重要内容,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投入资金创历史新高。

­小流域、坡耕地、崩岗、“四绿工程”、生态修复、“青山挂白”等六大工程的治理,更是在南安水土保持成绩单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2012年至今,南安共投入4.47亿元,组织实施治理项目162个,完成治理面积39.88万亩,治理面积同比“十一五”增长了177%,资金投入增加18倍。

­治理模式实现新突破

­近年来,南安把水土流失治理与改善民生、防灾减灾、建设“美丽乡村”、水源保护等有机结合起来。

­矿山水土流失治理一直是个难题。南安市水土办创新性地将生态袋技术运用于治理矿山水土流失,并总结出一套方法,收到良好成效。如石井镇石壁矿区扬子山曾由于大面积开矿,造成原生植被破坏。而如今,记者在现场看到,矿区树林郁郁葱葱,山下水库清澈见底。

­“在后壁矿山采取生物措施、生态袋和工程措施多管齐下的治理方法,治理600亩。”市水土办工作人员说,短短一年就实现矿区绿化,水土流失由剧烈降至中轻度。

­此外,在向阳、蓬华、眉山等地开展生态茶果园建设,实行前埂后沟、梯壁播散草种,园面种植豆棵作物,也是技术创新的一大亮点。

­例如在眉山皇旗尖生态茶园,按照“山顶戴林帽涵养水源、山腰绑茶园发展经济、山脚穿林草固岸护堤”要求,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配套园区道路及坡面灌、排系统,大大改善了茶园的生产生活条件。自2012年以来,全市累计实施茶果园整治7516.9公顷,配套排水沟201.6千米,蓄水池189口,机耕路82.6千米,田间作业道119.5千米。

­生态建设展现新面貌

­宽阔干净的水泥路,香樟、凤凰木分布周边,檀溪流水潺潺……现在的省新镇园内村格外美丽。2014年,市水土办在檀溪小流域开展治理行动,通过上游封禁造林、河道清淤、建设护岸护坡等措施,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目前,南安共建设水土保持生态护岸87.9公里,农村防洪减灾明显提高。

­此外,2012年“美丽乡村”建设开启后,南安还率先将水土流失治理与推进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目前,南安已成功创建2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23个省级生态乡镇、11个省级生态村、261个泉州市级生态村。在水土流失治理中,南安建设了多达16座具有水土保持、休闲、旅游、科教等多种功能的水土保持公园。

­宣传倡导生态新理念

­在宣传倡导方面,市水土办建立水土保持教育进校园、进党校制度,通过制作学习专刊、悬挂宣传标语、印发宣传材料、举办培训等多种方式宣传教育,特别是在每个重点项目区设立治理前后对比的大幅广告牌,对项目区建设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

­记者了解到,市水土办充分利用南安一中等水土保持基点学校的阵地作用,组织中小学生到户外进行感受教育。还结合梅山竞丰村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室外教学点,通过模拟人工降雨等方式,展示植被覆盖率高、中、低条件下的水土流失情况,让青少年从小树立起水土保持的意识。

­经测算,“十二五”期间,南安市有效减少水土流失面积11.69万亩,水土流失面积由2010年底的59.45万亩下降到2015年底的47.76万亩,水土流失率由2010年底的19.78%,下降到2015年底的15.72%,项目区的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68%上升到80%。(记者 黄伟励 通讯员 黄远强 陈素兰)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