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仁巷位于南俊巷中段,巷子不长约莫200米。窄窄的小巷由西向东逐渐爬坡,东边是繁华的南俊路,西边与镇抚巷交接,距离一百米便是热闹的中山路,南面是承天巷,北面是新府口,地理位置既四通八达,又是闽南人喜欢的“隐街僻巷”。(记者 张素萍 许钹钹 王柏峰 实习生 秦珊珊 文/图)
关于小巷来历,坊间有三种说法:其一,据说此巷曾是镇抚巷黄宗汉家族的夫人居住地,巷名“夫人巷”,久而久之,谐音化成了“敷仁巷”;其二,据传唐末有一位皇帝派人四处察看,如有帝王气象之地就予以破坏,后来堪舆到泉州承天寺的位置可以出帝王,便在寺的西边设置了三根箭似的小巷——承天巷、敷仁巷、新府口,分别对准寺的大殿、中庭及寺后的鹦鹉山,以此做破坏;其三,旧时曾有一座敷人宫,巷因此得名。
小巷所处之地,旧称“登贤古地”,因此巷口至今有一供奉温元帅的护界宫。徐姓家族是小巷里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徐氏二世祖徐文凤经商腾达,清乾隆初其侧室携五子由南安官桥徙居府城,在登贤一带先后建六座大厝,泉城五子奋攻儒学,登科及第,人才辈出。巷子里,至今仍有两座300多年历史的文魁宅和进士第……
一门六厝五才子 徐氏望族盛名扬
“这座古厝是三进三开间单护厝,木柱木门每年都会大清洗。这些盆景大部分都是我父亲以前种下的。”
——徐重庆
古厝隐身寻常巷弄,幽静古朴,耐人寻味。
问起敷仁巷,街坊邻居总指着“徐宅”,让我们到那里去聆听故事,寻访历史。在相邻的承天巷、敷仁巷内,鼎盛时期曾错落有致分布着六幢徐家大宅。徐氏二世祖徐文凤经商腾达,清乾隆初其侧室谢氏携五子由南安官桥徙居府城,在登贤铺一带先后建大厝六座,现存三座——承天巷名声在外的“青砖徐”,敷仁巷4号清代举人老宅、5号进士第,均已有300多年历史。
徐文凤兴文重教,其五子奋攻儒学,或领乡荐,或授邑宰,人才辈出。徐氏于此繁衍近300年,逐成泉州之望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