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建议南安引入“小黄人” 回应:明年拟投1500辆

海丝商报

南安市区范围不大,自行车是很实用的环保出行工具。

­近几年,城市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由此导致了停车难、出行难、等车难等一系列问题,如何缓解这一现状,让城市居民再次体会到环保无污染的“单车岁月”?

­在今年的南安“两会”上,不少政协委员建议南安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系统,探索“绿色出行”模式,充分发挥公共自行车环保、便捷、健康的优势,缓解交通问题。

­【委员建议】市区应建“小黄人”系统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经有500多个城市成功开展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压力,也成为了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政协委员苏德峰告诉记者,在泉州市区、晋江、安溪等地,都能发现许多“小黄人”(公共自行车),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正在成为一种出行新方式。

“因历史原因,南安市机关单位分散在中心城区,各单位大部分未配套停车场,群众办事停车非常困难,而公共租赁自行车可作为大交通辅助性工具,最大限度地促进各种交通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城市交通的整体运行效率,避免道路拥堵、停车难的烦恼。”昨日,接受记者采访的苏德峰说,自行车具有体积小、操作灵活、可达性好的特点,便捷环保,这个系统适合建在南安这一类小型城市中,一方面能解决1-5公里短途出行难的问题,满足居民多层次的短距离出行及不同出行目的的交通需求,便捷、高效地集散客流;另一方面还能减少噪音和环境污染,增强城市绿色竞争力,是建设生态文明南安的新举措。

­因此,他建议,南安应组建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建设相关的领导协调、规划研究、筹备实施机构,并到相关城市“取经”;研究制定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发展规划,细化城区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的发展政策和设施布局,结合地形地貌、自然条件和交通发展实际,调查了解本地市民和游客对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的实际需求情况,合理规划自行车道及停车设施。

­同时,完善自行车专用车道建设和管理,合理设置机非护栏、阻车桩、隔离墩等设施,防止机动车穿行自行车道,保障安全,并适当给予政策支持。

­【记者走访】自行车出行方案可行

昨日,记者在走访各大公交站中发现,南安部分公交站“形同虚设”,在市区江北大道庄顶站,记者看到,这里等车的市民寥寥无几。“这里很难等到车,我走路到了目的地,车都还没到,一般半个小时才能等到一辆。”市民黄女士告诉记者,她其实只想去2公里外的地方,但是等车却得耗上不少时间。

­在市区新华街、民主街、成功街等主干道,记者发现,骑摩托车、超标电动车的市民占多数,并且占用了机动车道,而骑自行车的市民少之又少。

­“如果能像其他城市一样,有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我们的出行就会少了很多麻烦。”一名市民说,明年南安市即将限行超标电动车,如果增设自行车租赁系统,可以解决一大部分市民的困境,而且南安市区范围小,市民出行如果改用自行车,不仅环保低碳、方便,还能缓解市区交通压力。

­“其实现在不爱开车,南安市区不大,骑自行车上下班反而更方便,如果南安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一定会大受青睐。”市民陈先生表示,南安中心市区车多路窄,公交服务系统不够完善,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闹市区、大型商场周围停车位“一位难求”。针对“停车难、出行难、等车难”的现状,提倡自行车出行不失为一种好的解决办法。

­【部门回应】明年计划投用1500辆

­昨日,记者采访了南安市市政局,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项目已经列入南安市2017年为民办实事项目。“计划2017年完成1500辆公共自行车的建设任务并投入使用。”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市政局正在进行南安市公共自行车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待规划编制完成后,将抓紧组织项目实施。

­据了解,规划研究的主要内容为确定南安自行车功能定位;完成近期南安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布局规划,提出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设计指引;初步建立南安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形成“自行车+公交”的多层次、一体化的公共交通系统;完善自行车路网,扭转“以车为本”的交通发展理念,促进交通结构转型,构建安全、环保、舒适的城市绿色交通网络,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根据公共自行车服务点的功能和规模,将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分为公共自行车中心站和一般服务点。”该负责人说,中心站指片区公共自行车枢纽,兼顾区域调度中心功能,其按服务性质详细可分为居住点、公建点、公交点、休闲旅游点、学校点五类。一般服务点布点原则是以城市交通换乘点为核心,加大人流密集度区域布点密度,点多面广,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结合公建点、居民区、景区等重要区域设点。

­该负责人表示,建设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项目,能补充地面公交线路覆盖密度的不足,可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体系,节约道路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将满足不同层面的居民出行需求,为居民提供人性化的公共交通服务。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