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泉州,绿色生活。经泉州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泉州市“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印发实施。
规划提出,泉州市将巩固提升生态市建设成效,围绕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中心目标,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围绕规划重点任务,实施六大类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共计389项,总投资约2831.7亿元。
【青山】
建设城镇外围生态隔离带
规划提出,建设城镇外围生态隔离带,廊道主要由科山、文笔山、清源山、紫帽山、灵源山、灵秀山、宝盖山等成片的森林山地,晋江和洛阳江、农田,以及道路绿化带等自然或近自然生态要素组成。
以晋江市、南安市、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和德化县的采石、采矿区为对象,持续推进矿山生态修复。规划明确,合理规划矿业开发布局,关闭污染严重、治理无望的矿山企业,淘汰落后的生产设备、技术和工艺。
【清水】
两江流域要实现“污水接管、清水还河”
2018年底前,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居民生活污水和垃圾要基本实现收集处理。“十三五”期间,强化水源地水质监测,市级水源地水质一旬一测、县级水源地水质一月一测;市级主要地表水水源地要实现水质自动监测。
生活污水的治理,要实现晋江流域、洛阳江流域两大水系流域内的“污水接管、清水还河”目标;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污水基本实现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规划还向城市的臭水沟“亮剑”:2016年底前,完成全市城镇建成区黑臭水体排查工作,公布黑臭水体名称、责任人及达标期限,并建立城市水体监测评价体系;2020年底前,泉州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下;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全程参与,每半年向社会公布治理情况。
2017年年底前,全面清理非法或设置不合理的入海排污口;到2020年,沿海县(市、区)入海河流基本消除劣于V类的水体。
【蓝天】
减轻二次扬尘,推行湿式清扫
规划对工业脱硫脱硝除尘、挥发性物体治理、巩固提升煤改气等方面,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到2017年要基本淘汰分散型工业燃煤炉窑,完成石狮、晋江的印染、皮革集控区和工业园区内的集中供热工程。
机动车污染治理方面,实施公交优先,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至2017年,泉州市中心城区建成410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站点,投入1.3万辆公共自行车;至2017年,基本淘汰黄标车,优先淘汰公务黄标车;协助推广新能源汽车及配套充电站、桩。
城市扬尘方面,要求道路晴天定时洒水,提高市区道路机械清扫率,推行湿式清扫等措施,鼓励使用中水等进行路面冲洗作业;加强城市绿化和路面硬化,减少城市裸露路面,减轻二次扬尘。
【净土】
已污染土地,开展修复治理试点
实行严格的涉重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企业环境准入制度。已被污染的土地,将开展修复治理试点。以铅锌矿山、电镀、皮革、铅酸蓄电池和化工重污染企业遗留场地和污染农田、蔬菜基地、滩涂养殖区为重点,开展土壤污染整治试点,推进永春、德化的铅锌矿、小金矿历史遗留矿区环境综合整治。
【减废】
重点抓好中心市区餐厨垃圾处理
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将更完善:建成区每2~3平方公里,设置1座小型转运站。到2020年,力争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提高到35%,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比例达70%以上,县(市、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以上。
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重点抓好中心市区、有条件县城的餐厨垃圾处理场建设,积极推动县城以上城市餐厨垃圾的分类收运和处理。到2020年,中心市区基本实现餐厨垃圾有效处理,县城初步实现餐厨垃圾有效处理。
【静音】
广场舞划定具体标准种类等要求
规划还对施工噪音“宣战”,并纳入诚信管理:单位降噪措施的落实情况、群众环境投诉、违规施工处罚等,与文明工地评选、建筑施工企业综合诚信评价等挂钩。
备受关注的广场舞,要重点解决:按《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要求,具体划定城市不同区域适用的标准种类,同时在醒目位置公示明确标准种类昼间、夜间的具体时间范围,规范广场舞噪音要求,并正确引导提升广场舞参与者的公德意识。(海都记者 徐锡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