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在泉州悄然兴起,我市首个试点项目——泉州市图书馆已在建设中,明年所有县区全部试点,全市新开工试点面积将达50万平方米以上——
南安仑苍镇大泳村的这幢别墅就是像拼积木一样搭建起来的。(资料照片)
核心提示
搭好钢架,起重机从地面缓缓吊起一块预先在工厂做好的预制板,4名工人将预制板拼装到架子上,便可继续下一道工序。近日,我市首个“装配式建筑”试点项目——泉州市图书馆项目已在进行第3层预制梁、板的安装工作。而就在不久前,南安仑苍镇大泳村一居民也像“搭积木”一样,2天内神奇般地盖起一幢别墅,引发群众围观和热议。
这种建筑方式被业界称为“装配式建筑”,即在生产基地先做好板、柱、梁等预制板,再运到现场一块块拼装。与其他工地相比,现场的噪音、扬尘和水污染大幅减少,还降低人工成本,目前在发达国家及国内的个别城市已普遍推广。今年6月底,《泉州市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实施方案》印发,明确提出了针对性的扶持政策。随着我市今年5个试点项目的稳步推进,以及市民自发地大胆尝试,这种建筑方式已在泉州悄然兴起。
□记者 王树帆 陈灵 实习生 白潍鑫 文/图(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