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设计师青马将工作室搬到泉州 记录古城最动人市井

泉州晚报

"泉州仿佛有比其他地方更强的记录和讲述自身历史的能力。走进泉州,便如置身在历史河流与生动的文化脉络之中。”这是北京设计师青马对古城泉州最深的感受。

青马喜欢拿着相机记录泉州

青马喜欢拿着相机记录泉州

青马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小时候在胡同里长大,鸽子在天上飞,鸽哨忽远忽近的感觉是童年美好的记忆。后来,随着胡同拆迁,搬离了内城,曾经的胡同里的市井气息离她越来越远。

2011年,青马第一次来福建,因工作关系在泉州老城区住了9天。青马在泉州的第一站便落在旧馆驿青年客栈。“在客栈里,我认识了许多有趣的人。有一个在泉州读书的外地学生自发当导游,带着住在客栈的外国游客游古城,我便跟着他们一起逛大街走小巷。”青马将这9天称为她的小城故事的“引子”。

在这篇“引子”里,最打动青马的是“人”。青马还记得旧馆驿巷住着一对年迈的老夫妻,两位老人多年如一日免费奉茶,茶摊很简单,桌上摆着一个大保温桶,旁边一个水盆里泡着几个水杯。每到夏天,来这里喝茶的路人不计其数。“奉茶老人的存在,让我觉得泉州很‘暖心’。”她说。

回忆起那9天,青马感叹,她第一次体会到一座城市“有这么大的信息量”——多元宗教共存、民俗文化活动丰富……意犹未尽的青马离开泉州时觉得一定要再来一趟,“住久一点,起码半个月。”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2014年底,青马带上行李再次来到泉州,决定长住一段时间。

当时,她仍住在熟悉的旧馆驿青年客栈,还结识了老泉州人老醉。老醉是泉州地方文史业余爱好者,也是驴友眼中的“醉导”。“如今的泉州有很多有文化、有沉淀的地方可以去,而我带他们游走的线路一般很少重复。”老醉喜爱泉州文化,他将书里关于泉州的描述消化掉,再用自己的语言来介绍。关于泉州的古街老巷,从北门出发的线路,从城南起始的位置,老醉如数家珍,这可是他好几年的积累。

跟随“醉导”行走古城,青马对泉州深厚的文化积淀有了更多了解。她常去看梨园戏、木偶戏,听南音……也会在纷繁热闹的民俗节庆时,在乡镇小住几天跟拍。在更深入了解并体验泉州的历史和民俗之后,摄影专业出身的她想尽可能为古城多做记录,“我的职业是设计,但我对记录更有兴趣。泉州的茶道、陶瓷、建筑、民俗、戏曲等,都非常有记录价值。”

如今,青马把工作室搬到了泉州,潜心做着记录古城的工作。她说,泉州充满了天然的市井气息。(记者 许雅玲/文 戴涵琦/图)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