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洛阳张氏大夫第背后商行传奇 灵应石成宅第奇观

泉州晚报

洛阳张氏大夫第位于洛阳桥东北侧,系洛阳翀霄张氏八世祖斐斋公肇建;该地附近据说原有七块巨石,号称“七星坠地”,今余其一“灵应石”于宅第内;清代洛阳桥一带海潮滚滚,通商传奇古今传颂

在洛阳桥边,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古式“豪宅”——洛阳张氏大夫第,它与洛阳古街上的张氏家庙、裕记大厝(祖屋)一样,都是洛阳翀霄张氏先民流传后世的文化遗产,也是第八批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这宅第,建筑结构精奇,在雕梁画栋的背后也隐藏着众多精彩故事。(记者 吴拏云/文 陈小阳/图)

洛阳张氏大夫第背后的商行传奇

重修后的张氏家庙焕发光彩

“思入霄云” 成一派

据文献所载,翀霄张氏的肇基祖乌公(生于元顺帝末叶),自清溪(即安溪)入泉,迁泉州西街设业居住。至于翀霄堂号的来历,人们认为来源于明代名儒张宽的故事。据《泉州府志》载,张宽,明永乐年间贡生,正统丁卯(1447年)举人。传说张宽中举后,入朝为官,虽年龄渐长,但雄心犹存,复望进取登科。皇上闻讯后对其笑曰:“尔乃老鸦,思入霄云。”张宽一听,立即跪谢圣恩。张氏族人便立“翀霄”为堂号,改“张氏宗祠”为“张氏家庙”。《晋江历代人名辞典》中载:“(张宽)文行高洁,所至与诸生讲《易》,娓娓皆性命真宗。”“思入霄云”典故与“老骥伏枥”颇有相似之处,也成美谈。后来,泉州城内还为张宽立了一座“翀霄坊”,据《泉州古城踏勘》一书记述,此坊原在“西街头旧省魁坊一带”,“万历尚存”,今已荡然无踪。

洛阳张氏大夫第背后的商行传奇

洛阳张氏大夫第的砖雕

据洛阳翀霄张氏家庙宗亲会会长张诗祖介绍,洛阳翀霄张氏的一世祖应科公,号西桥,生于明朝天启年间,敕赠承德郎。应科公避乱于崇祯末年,为苟安计,先从泉州迁入惠西大坝内;战乱过后,再迁至洛阳桥头定居,繁衍至今。据《重修翀霄张氏家庙记》所载,洛阳翀霄张氏“始祖西桥公于明末自泉州郡西迁居洛阳桥北,卜宅棋盘埕,是处巨石环抱,昔称七星坠地,江山灵秀……”应科公之墓尚在庄兜村妈祖宫后山,俗称“四水朝堂”穴。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