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泉州清末最后一位举人陈仲瑾的小女儿;他们家族,曾是西街的望族。
而在1950年,17岁的她,瞒着家人,只身踏上从军路,一走就是66年。
她叫陈秀民,上周五,父亲创办的泉州西隅小学110周年校庆,83岁的她受邀前来参加。尽管行程很紧,但她依旧腾出时间,讲述这些沉淀在心里的往事,以及错过家乡66年变迁的遗憾。
离家几十年,陈秀民乡音不改,依然挂念着家乡的发展变化
父亲放弃仕途
创办西隅小学
陈秀民的父亲陈仲瑾,是1902年,清末最后一届科举的举人。父亲27岁那年(1906年),放弃仕途,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创办了西隅小学。
1938年,不满6岁的陈秀民和哥哥姐姐们一起,走入学堂。“凌晨4点上课,7点多回家吃早饭,晚上接着上课。”陈秀民说,时常有战斗机在学校的上空划过,学校不得已停办一年,一家人在河市一带的山上躲避,“夜里还能听到老虎的叫声”。
1939年,父亲只身前往菲律宾筹款,支撑学堂。接下来5年,因为战争,父亲和家里的通信完全断了。是生是死,没人知道。直到1946年,父亲才平安归来,带着从菲律宾华侨那募集的善款,修盖校舍,重兴教育。
“从闽南走出的华侨,他们爱国,捐资助学是他们做的最大的好事。”陈秀民说。
陈秀民参军照
瞒着家人去当兵
她一走就是66年
1950年,刚上高一的陈秀民响应国家号召去当兵,她不敢跟家里说,打算悄悄登上去福州的车。“临行前一夜,我们驻扎在学校附近,突然有人找我,我心想完了,家里人来抓我回去了。”陈秀民眼里燃起了年少的那股倔劲,“我看到一束手电筒光照向我,人影一出现,我才松了口气。”原来,二哥不知怎么知道了消息,赶来看她。
第二天下午,陈秀民到福州后,才给家里发了封家书报平安。她后来才知道,母亲接到家书后,整整哭了一个月。
陈秀民自己也没想到,这一走,归期竟遥遥无期。在山东曲阜的部队留守处,她发烧、感冒不止,参军的脚步停止在鸭绿江的另一头。正值选拔工农兵学员,她阴错阳差考上了唐山铁道学院(如今西南交通大学),1954年公派往苏联深造。回国后,分配到兰州铁道学院,教授铁路设计与建设。
和家里唯一的联结,是一封封千里家书。陈秀民得知,解放初,西隅小学连教员的工资都拨不出。时任校长的二姐,变卖嫁妆,解燃眉之急。
钟楼那十字路口
是她回家的灯塔
西街平水庙,是当年陈家一家九口生活的地方。离家66年,她在远方成立家庭,有了新生活。回家的时间拼头拼尾,不到一年。
上世纪90年代,退休后的陈秀民回到泉州,将生病的母亲接到兰州,直到母亲安然离世。闲不下的她返聘校园,一直从教到67岁,才真正退休。
在陈秀民的记忆里,儿时家乡的地图只画到了北门街。她熟悉的是西街纵深绵延的小巷,还有像远游中的灯塔一样,屹立跳动的钟楼。“我不敢一个人出去逛,但我认得西街钟楼的十字路口,就知道,到家了。”家的样貌停止在66年前,她的乡音却不曾改变。央视播放关于泉州的纪录片,她一集也没落下。
一个偶然的机会,陈秀民听侄儿提起可以设立基金,支持父亲当年的事业,便于2013年,在家乡成立了以父亲命名的“陈仲瑾奖教基金”。
“年纪越大,乡愁越重。”许是父亲的事业能在后人手中继续前行,看到家乡变得陌生,心里却欣然着它的陌生。(海都记者 陈莹钰 王金淼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