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新、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扶持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今年以来,我市以实施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为契机,加快教育民生工程建设步伐,公办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容。□记者 陈士奇 文/图
德化二实幼的小朋友在焕然一新的教室里上课
新建15所公办园 新增6000个学位
今年秋季,德化第二实验幼儿园师生搬进新家,该园投资950多万元扩建的教学楼竣工投入使用,3000多平方米的教学大楼不仅让幼儿园办园条件焕然一新,而且幼儿园办园规模扩至12个班级,让更多幼儿享受到优质教育。从今秋起,安溪县金谷镇金山村的孩子们也能就近入园了。安溪县新建的金谷中心幼儿园正式招生,共招收小、中、大3个教学班。金谷中心幼儿园列为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该园总占地面积7685平方米,建筑面积3439平方米,办园规模为15个教学班,将为500多名幼儿提供健康、快乐、和谐的教育环境。
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是历年来我市教育民生工程重头戏。今年我市又将新开工建设15所公办幼儿园列为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共计划总投资1.5亿元,新建园舍近6万平方米。目前,新建的15所幼儿园全部开工建设,已有2所幼儿园竣工,其他项目正按序推进。与此同时,我市把提高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列入省为民办实事项目,改革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实施政府购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服务;督促各县(区、市)落实学前教育年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付标准不低于200元,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全市公办性质及普惠性民办学前教育资源可提供的学位数占幼儿园总数的70%以上。
243所学校启动“全面改薄”工程
在秋季新学年开学之际,惠安县东山中学的寄宿生格外开心,寄宿生住上了生活设施齐全的新大楼。东山中学办学条件相对薄弱,今年学校被列入省“全面改薄”工程,省、市、县三级投资800多万元,支持学校新建六层的学生宿舍大楼,并配套和更新相关教学设施,使学校各项办学指标达到了省定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标准。在2016年省为民办实事项目中,我市有243所学校列入省“全面改薄”工程实施项目。全市“全面改薄”工程计划投资26432万元,改善相关学校教学及辅助用房、生活用房、运动场所,更新配齐信息化装备、教学实验仪器、音体美器材、生活设备等,改造项目涉及市直和11个县(区、市和泉州台商投资区),改造资金重点向农村特别是山区学校倾斜。目前已开工建设的校舍面积近5万平方米,已采购各类教学仪器设备类5317万元。
为进一步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办学差距,我市从2014年起,在全省率先启动“全面改薄”工程。至今年10月底,全市已竣工的“全面改薄”工程有1785个,共计投资11.1亿元,新增中小学校舍面积15.5万平方米,新增运动场地13.6万平方米,更换新桌椅19.1万套,新增计算机等教学仪器设备80.8万台件套,新增图书99.8万册。
扶持30所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
继去年建设教师网络学习空间、泉州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来,今年我市继续把扶持30所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列入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在扶持安溪、永春、德化等县农村边远地区10所薄弱小学和20所初中校信息化建设的同时,组织各地的优质学校、各学科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分别与农村边远的初中、小学(包括教学点)进行结对帮扶,采用点对点的方式进行优质资源辐射、帮扶、互动。此外,大力推进泉州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应用,各县(区、市)教研部门、名师工作室推选本地的优质学校、各学科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依托泉州市教育资源平台和教师网络学习空间指导农村边远地区学校开展教学教研,实现校际、学科、教师之间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近年来,我市围绕利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提高教育质量”的主题,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深度应用。从2012年开始,全市共投入5.73亿元的教育信息化资金,共有1785所中小学(包括教学点)和中等职业学校全部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90%的教学班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开通20万个师生网络学习空间。